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法治视窗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奥运专版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广告
 第A21版:广告
 第A22版:投资理财
 第A23版:股市分析
 第A24版:广告
 第B01版:生活之友
 第B02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拔
 第B03版:广告
 第B04版:拍卖指南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好吃·美食物语
 第B11版:好吃·酒旗茶垆
 第B12版:好吃·优游食林
 第B13版:好吃·吃遍中国
 第B14版:好吃·饕餮四海
 第B15版:好吃·调味金指
 第B16版:好吃·美食地图
 第B17版:目录
 第B18版:上海地产
 第B19版:上海地产产品分析
 第B20版:上海地产品牌分析
 第B22版:上海地产区域分析
 第B24版:优秀产品报告·广告
 第B25版:优秀产品报告·广告
 第B26版:优秀产品报告·广告
 第B27版:优秀产品报告·广告
 第B28版:优秀产品报告·广告
 第B29版:优秀产品报告·广告
 第B30版:优秀产品报告·广告
 第B31版:优秀产品报告·广告
 第B32版:优秀产品报告·广告
 第B33版:优秀产品报告·广告
 第B34版:优秀产品报告·广告
 第B35版:优秀产品报告·广告
 第B36版:专题
    
2007年7月1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老饕论道
普洱茶的生熟

蒋敏翔


  文 / 蒋敏翔

  2003年3月云南省技术监督局公布了普洱茶的定义:普洱茶是以云南省一定区域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后发酵加工成的散茶和紧压茶。这个定义有三方面的界定:一是云南省一定区域内的大叶种茶;二是使用阳光干燥方式;三是经过后发酵加工。它既包括历史上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及制成品经自然发酵而来的普洱茶(即生茶,存放也是一种加工方法),也包括现今人工发酵(渥堆工艺)制成的普洱茶(即熟茶)。新制生茶茶性较刺激,既苦又涩,少儿和体弱老人不宜饮用。但若陈化几年,茶性会转温和,苦化甘,涩转醇,此时一款好的老茶又是老少皆宜的了。

  要得到这样一款好的老茶并非易事。首先,新茶的质地要好,茶叶的内含物质越丰富,后期越富有变化;其次是存储,要有合适的环境,温度,湿度等。同一款茶在不同的地点存放最后转化的结果(滋味)肯定是不同的。这个转化过程是漫长的,可能需要十年二十年,也可能是三五十年甚至更长,我们要尽量在茶叶转化到较好的时期饮用,时间太长,茶质流失,滋味变淡,慢慢就失去饮用价值。故云南茶人有“老子做茶孙子喝”的说法。

  新制熟茶大多带有较强的渥堆味,并不好喝,稍稍陈化几年后渥堆味就可散去。这个过程对茶饼,茶沱而言大致需要四至五年,散茶需要一至两年,如能进入好的茶仓则时间会更短。此时熟茶茶性更加温和,口感醇正,汤色清澈,才算进入好喝的时期。

  熟茶由于经过人工发酵,茶叶失去了新鲜活力,生命提前结束,就不宜拿来长期存放,你放5年和放10年20年,变化已然不大,再长,茶质就会下降,所以存放不宜超过20年的说法是只对熟茶而言的,不能一概而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