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科教卫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上海边界行
 第A11版:民生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建军80周年特刊
 第A18版:八一特刊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广告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广告
 第A26版:法治视窗
 第A27版:深度报道
 第A28版:股市分析
 第A29版:投资理财
 第A30版:公众服务
 第A31版:读者俱乐部
 第A32版:读者俱乐部
 第B01版:长三角周刊
 第B02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B03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B04版:广告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旅游·城市
 第B10版:旅游城市 · 精华路线
 第B11版:旅游城市 · 诗意居住
 第B12版:景点指南·专版
 第B13版:广 告
 第B14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5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6版:资讯生活·旅游
    
2007年7月1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条“连心坝”传递“邻里情”
——沪苏共筑永兴坝促两地经济发展
皇甫萍 朱全弟 张弛

  ■ 崇明岛上几块江苏省地界碑竖在永兴东路路边 种楠 摄

    上海有许多人不知道,崇明岛上还有江苏的两个乡。今天上午,本报上海边界行报道组从南门港上岸开始崇明岛行程,第19站来到启隆乡——一块属于江苏启东市的地方。这里的居民和崇明人民在同一片土地上和谐相处。启隆乡党委书记季忠新首先向我们介绍了一条“连心坝”。

  2002年5月竣工通车的永兴坝位于兴隆沙南侧夹泓西部,大坝长800米,坝顶宽8米,坝顶标高8米。它把永隆沙、兴隆沙和崇明岛连成一体,为沪、崇、启大通道的建设,促进经济繁荣,创造了良好条件。

  团结治水共建永兴坝

  上世纪以来,长江北支流量进一步减小,泥沙大量淤积,河槽逐步萎缩,江中连续形成一连串飘忽不定的沙洲,上世纪90年代中期,由于双方都要在那些沙洲上圈围,引发了一场省市边界纠纷。与此同时,长江北支河道出现的潮流变形和盐水上溯倒灌等,给崇明和启东都带来了不利影响。

  2000年下半年,上海市水务局邀请启东和崇明就兴隆沙南侧泓道封堵工程进行友好协商;2003年5月,这项工程以永兴坝竣工通车仪式为标志顺利告成。本报记者先后两次到现场报道。今天,当记者登上永兴坝时,拨开石碑后面的草丛,“沪苏友谊,万古长青”八个字赫然入目。这座坝不仅连接了永隆沙、兴隆沙和崇明岛,还是江苏省和上海市的“友谊坝”“连心坝”。

  记者采访了永兴坝建设的参与者,担任过启隆乡副乡长的水利专家陆晓升。陆晓升介绍说,永兴坝最初的选址并不在现在的位置上。因上海方面需要将北湖围堰成湖,考虑筑坝,最初规划位置在崇明县境内,计划耗资1200万元,但这么建坝风险大,造价也高,后经沪苏两地双方协商,改在兴隆沙拦腰建坝,把施工任务交给了江苏方面。启隆乡党委书记季忠新说,这座坝的建造给启隆带来了200万元的人工费,解决了当地政府缺乏资金的燃眉之急。

  连接两地激发新商机

  永兴坝给崇明和启隆两地都带来了直接效益。崇明岛和兴隆沙之间原有一个狭长的泓道,永兴坝筑成,使得这里形成了一个湾,后经圈围又成了“北湖”,“北湖”如今是上海7个大型的人工湖之一,主要起蓄水功能,可减轻海水上溯、水质咸化的影响,保障枯水期为海岛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水提供优质水源。

  “北湖”周边将综合规划和开发,发展生态旅游。而对启隆乡这个国家级绿色食品基地来说,有永兴坝连接崇明岛后,各种绿色食品可源源不断通过崇明岛销往上海。当然,两地居民的来往也更为便捷。

  记者 皇甫萍  朱全弟 通讯员 张弛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