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艘渡船通南北 兴隆沙码头每天接待崇启旅客400人 朱全弟 皇甫萍 龚媛媛 |
|
在启隆乡的长江北支岸边,有个地方被称为“一个人的码头”,当然人不止一个,但船只有一艘倒是真的,这就是崇明到启东的渡口兴隆沙码头。禽流感期间,当时崇明县分管农业副县长朱正标前往启东市协商两地共同防范,本报记者跟随采访曾搭乘过这里的渡船,至今记忆犹新。这次重访,又见渡船码头的私营老板沈士冲。 “南隆线”公交车从崇明南门直接开到码头,不久一艘车客渡船就靠岸了。从渡船上下来的人走五十多步就能上车。旅客戏称:“这比上海市区地铁换公交还方便。”渡船码头的老板娘手握对讲机,很专业地指挥着挂着“苏”“沪”牌照的车子下船。四十多岁的沈士冲身材魁梧、面色黝黑,在一旁“坐镇”,他称自己是这个渡口的“老渡工”,对这里的一切熟悉得不能再熟悉:每天8个航班,船跑16个来回,渡船从启东开到兴隆沙码头大概二十多分钟。2002年渡口刚开时交通还不方便,没有公交线,不开车的旅客坐船到了码头就不知道怎么办了,要辗转才能到达目的地。后来旅客越来越多,公交线路终于直通码头了。沈士冲说,现在两地每天来往的人数总在四五百,很多是走亲戚的,更多是做生意的,一天打个来回也不再是啥难事。 不过沈士冲明白,现在他做的是“暂时生意”,等崇启大桥通车后,渡船码头也就该“退休”了。听说这儿将作为旅游景点保存,这个被江风吹黑了皮肤的汉子方才面露安慰之色。 记者 朱全弟 皇甫萍 实习生 龚媛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