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焦点
 第A03版:要 闻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特别报道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法治视窗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早间点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特奥专版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广告
 第A21版:投资理财
 第A22版:股市分析
 第A23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B01版:生活之友
 第B02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拨
 第B03版:广告
 第B04版:拍卖指南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好吃 · 美食物语
 第B11版:好吃 · 吃遍中国
 第B12版:好吃 · 美食地图
 第B13版:上海地产
 第B14版:上海地产
 第B15版:上海地产
 第B16版:广 告
 第B17版: 广 告
 第B18版:广 告
 第B19版: 广 告
 第B20版:广告
    
2007年7月1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奋战“劳卫制”

陆谷孙


  车过复旦大学东门外的国定路,同车的几个上世纪50-60年代的老大学生,不约而同回想起当年在此奋战“劳卫制”的往事。

  “劳卫制”是“劳动保卫祖国制度”的简称,是一种各项体育运动必须达到的标准体系,好像还分作两级。谁达标,就颁发证章一枚,与校徽并排往胸前一挂,尽管在潇洒今人看来非常“老土”,当年却显得非常神气。至于能否就此劳动卫国,似也不曾有过检验实证。

  像当年除四害、打麻雀、批资产阶级“巨人”(如巴尔扎克、托尔斯泰)等校园活动一样,奋战“劳卫制”采用的也是毛主席提倡的群众运动,时称“大兵团作战”。各个班级、年级以及各系之间还要展开竞赛,相互激励。校园生活的兵营化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奋战“劳卫制”,班上总有那么几个难以达标的“钉子户”:有跑步时上蹦胜于前行的;有男生跑不赢女生的;有爬绳及半膂力不支倒栽葱掉下,险些脑震荡的;有垫上运动向前连翻三五个筋斗发现身体还在原地的;有跳箱(现在的跳马)腾跃不成,一屁股坐在箱上的……几个跑800米老不及格的女同学更惨,不管你出现低血糖症状,还是跑得一脸陶土色,只允你在运动场中央铺开的草席上休息一会儿,缓过气来,接着再跑。现在矗立着文科大楼的地方,当年是运动场。奋战“劳卫制”的那些日子,这儿彻夜灯火通明,锣鼓喧天,不达标的不得回寝室;达标的忙不迭去向党委报喜。于是就常出现跑道上一人疲步踯躅,气喘吁吁,拉拉队前拽后推,呼啸促进的胜景。人到了身体疲劳的极限,脑瓜子反而好使。也不知是哪位智囊出了个歪点子,把“钉子户”们从运动场拉到了国定路。这儿当年是荒凉仄径,旁观者稀,惟有从北边偶尔传来几声苍凉的火车汽笛声;小桥往南是个斜坡,尤利顺势冲刺,再将百米距离悄悄缩点水,这样不少100米短跑不及格的同学,都是在这儿最后达标的。

  这会儿出租车正好驰过桥面,行驶在下桥缓坡处。前面出现大群学生,有骑车的,有步行的,考试业已结束,结伴去打牙祭的应该不在少数。校园生活尽管还有若干兵营化的遗形,毕竟华尔兹在代替广播操了。望着胸次开爽、英姿焕发的大学生们,车里的人在疑惑:历史果然会在遗忘中失落殆尽吗?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