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将如何忍受? 南 妮 |
去年去一个外地乡村参观养鸡场,是现代农业园区引进国外先进科学技术的时髦产业。水泥的鸡棚蔚为大观,里面的场地也算干净。走出鸡棚,朋友的一句戏言却让人一惊。“这不是集中营嘛!”他说。我们都笑了起来,明白这里面的悲哀。密密紧挨的鸡、没有自由的鸡、被统一喂养的鸡,跟乡下人家散养在田间舍后优哉游哉的鸡的生存状态差别太大,难怪所有现代快餐做出的炸鸡都要突出辣、或者又麻又辣的口味。一辣遮百丑。 饲养业一方面作为新农村经济增富的手段,一方面也为满足市场大量“供肉”之需,“鸡道主义”怎么可能在考虑之列。 大概因为猪的体积庞大而接近人类,现代化的养猪场更是看得惊心动魄疑窦丛生。一个棚子可容纳近千头猪,猪们在铁栅栏里每头占据一格,里头的调温设置可以保证冬暖夏凉,饲料有饲料的管子,排泄有排泄的系统。一两个工人就可以管理好这样的大棚,养猪工业化。问题是猪会愉快吗?那不愉快的近300斤肉会有香味吗?农家小院里那些奔走在一方天地的猪至少能看到蓝天,呼吸新鲜空气,跟自己的亲戚嬉戏。站在一边的一个曾经的“插兄”说,“可不是吗?我们山村里的猪还跑进人家家里去呢!”——至少,可以在猪棚里放点音乐给猪听。拘禁之中有点精神生活,说不定它们的肉也会因此鲜美起来。我的建议让猪场经理大笑不止。 “甲型H1N1流感”,笼罩着全世界的那令人恐怖的病毒,据《泰晤士》报上的文章说,“很多科学家相信,病毒变异可能与密集饲养式现代农业技术直接相关。在挤着众多虚弱动物的狭小空间内,病菌极易传播,并衍生出可能传染人类的新变种。当工厂式饲养场与人口聚居区邻近时,疾病的传播风险就会大大增加。”——振聋发聩啊!真的就是你怎样对待动物,动物反过来也怎样对待你。自然的反馈与平衡就是如此神奇。 资源愈益有限,人口不断增加。经济的发展以损害自然为代价。先进的科技很可能反过来杀伤人类自己。现代社会就是如此矛盾重重的。不管怎样,见识过现代饲养业之后,你不禁会为自己是人类而感到幸福。你不必被“荷尔蒙、抗生素和廉价谷物”催生,不必在封闭的空间里因面对密密匝匝的同类心生惶恐,不必连生命的过程都如同死一般枯竭无味。不管是否有着各种各样的不自由,人类在任何环境下都可以有宝贵的精神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