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时代”:无序坐标下的别墅开发 |
宝贵山水资源,在经济发展的最初几年,就被敏感的商人发现,成为上海人“别墅梦”开始的地方。 百年上海,一座佘山。 “国家级风景区”、“ 上海最早进行别墅开发的土地”、“第一代富人区”,佘山曾被打上了各种荣耀标签。 海拨不足100米,严格的来说佘山并非名山大川,然而它生在了上海,同时也是这座城市唯一的自然山体。 1992年,佘山脚下第一个高档别墅开发项目“皇家花园”,揭开了佘山的别墅时代。 上世纪90年代,在当时还缺乏统一规划的佘山,一批现在看来难免缺憾的别墅进入市场。散兵游勇的开发模式,眼花缭乱的建筑风格,却让之前只在电视和电影中别墅居住,出现在了上海。在那个别墅匮乏的年代,满足了市场的需求。 此时的佘山,也许是开发,但绝非建设,直白地说,那是向自然攫取资源的开山行动。佘山的“皇家花园”,也终在2000年被全部推到重建,湮没在佘山的发展史中。 但这些无序坐标下的别墅开发,却标志着上海地产开始了对豪宅的探索,也奠定了佘山在上海的居住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