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滕王阁序》名句“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典出宜春。1973年,谢宗平出生在这里。
身处偏僻农村,谢宗平的爷爷靠给日本人打长工,混一口饭,结果被定为富农,其实他们一家面朝黄土,干的是粗重的农活,吃的是咸菜霉豆腐,家里连床像样的被褥都没有。村里没火车通往远方,谢宗平很想走出去,看看经过个人奋斗后的天地究竟有多宽广。他想投身军校,免费学习,减轻家里的负担,结果命运之神没有为他叩开军营的大门,也没有引导他走向邮政、金融等热门专业,而是带领他来到医学殿堂。1991年高考,谢宗平被调剂到江西医学院。
5年后大学本科毕业,谢宗平被分配到县人民医院,内外妇儿各科轮转,学着独立行医。看着患者被人用手扶拖拉机送过来,挂号时卖牛换来的2000元被偷走,家属再没余钱医治,只好用手扶拖拉机把病人带回家,谢宗平心酸又无奈。他能做的惟有精通医术,帮助乡亲们祛除病痛。于是,他一方面把大学课本拿了出来,对照病症,翻来覆去地学习,一方面请教老医生,药物怎么配伍,剂量怎么调整,在临床实践中锻炼独立诊治的能力。
县医院工作并不辛苦,但病种相对单一,这种一眼望到头的职业生涯不是谢宗平想要的,于是工作4年后,他走出职场舒适区,考入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骨科,师从郑启新教授,攻读骨科硕士。
对于骨科医生而言,影像学检查往往是很重要的第一步。然而一开始,谢宗平连X光片都看不太明白。知耻而后勇,他下苦功夫掌握读片基本功,并熟练地与临床诊疗思路相融合,迅速提高了自己的诊疗水平。2003年硕士毕业后,谢宗平到江阴市人民医院,管理30张骨科病床。外人羡慕他独挡一面,救治了一个又一个受伤的患者,然而他们未必知道医学界越优秀的人越不安分,谢宗平渴望打破职场困局,跟随医学发展最新潮流。他一边工作,一边准备考博。功夫永远不会辜负有心人。2006年,谢宗平考取交通大学医学院博士,投身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副院长张长青教授门下,在临床和科研两者中选择了前者,定位髋关节诊治,接受高难度的挑战。有张长青这样一位名师言传身教、躬亲示范,他医学认知和临床技能突破了职业天花板,又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2
2009年,谢宗平顺利完成博士的学业,留在市六医院骨科。在这样一个全国顶级的科室工作,他并未停止不断学习的脚步。就像当年想走出乡村走向更广阔的世界,现在的他想走出国门走向医学最前沿。恰巧美国杜克大学有骨科专家来中国开会,得知谢宗平的心愿,面试后通过了他的申请。2013年,谢宗平飞往美国杜克大学,跟随美国髋部外科权威史蒂文·欧森教授,系统学习髋部疾病的诊断、髋关节镜技术、髋臼周围截骨术及髋关节外科脱位术。
欧森教授让谢宗平感触最深的,是他对病人的态度。他小时候的兴趣并不在医学,而是机械修理,曾立志当一个蓝领工人。然而从医之后,他继承了前辈的理念,对每一位患者像朋友般温柔相待,诊治时,自己站着,让患者平躺,用手轻柔触诊。他不仅医治疾病,还会考虑疾病对患者生活的影响,据此提出日后选择何种职业的建议。
欧森教授告诉谢宗平:我们医生不是给片子看病,而是给人看病。谢宗平在导师的带领下,学到了新的理念和技术,掌握了精细的手术技能,亲眼目睹手术台上美国医生疱丁解牛般手术以致几乎不出血的境界。
谢宗平早先对关节镜兴趣不大,在美国亲眼看到一位女性髋部痛得不能动弹,医生通过诊断性注射鉴别关节内还是关节外的问题,采用髋关节镜手术治疗后便能自如行动,开始对髋关节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3
钻顶痛、暴裂痛、撕裂痛、压榨痛、牵拉痛、切割样痛……每一种疼痛对人体都是一种难以忍受的折磨。2014年2月,谢宗平回到市六医院后不久,有位患者佝偻着走进谢宗平的诊所,皱着眉头,痛苦地告诉谢宗平,他从20多岁到58岁,忍受了三十年疼痛的折磨,常常深夜痛醒,而所有影像学检查都查不出有任何问题,熬不过如蚁啮骨的痛,他甚至痛得连自杀的心思都有了。谢宗平用在美国学到的方法查体,定位疼痛,发现髂腰肌有强烈压痛,觉得髋关节有问题,于是在B超引导下进行精准的封闭治疗,一个月后患者挺直腰杆走进门诊,谢宗平体会到疗愈疼痛带来的欣喜快感,这种成就感是名利无法替代的。
昆山有个患者得了髋关节撞击症,髋臼和股骨头不匹配而发生过度磨损,从而损伤了髋关节内部结构,引起疼痛。不少医生对这种病缺乏专业认识和治疗经验,误诊为股骨头坏死、滑膜炎、坐骨神经痛或腰椎间盘突出等。谢宗平借助美国学到的微创外科技术,明确诊断,有效治疗。患者曾走访多家医院,却不能解除病痛。如今疼痛不再,她喜不自禁,逢人便说谢医生是疼痛的克星,还带了五六个人亲友,戏称是组团式就诊,来上海挂谢宗平的门诊号,他们有的腰腿痛,有的颈肩痛,有的因为疼痛造成严重的心理问题,经谢宗平精准治疗,均愁眉苦脸而来,喜笑颜开而去。
慕名而来的病人越来越多,谢宗平对疼痛的认识不断深化。他认为,多数疼痛是客观的;疑难疼痛是能够治疗,也应该治疗的;疼痛导致心理问题,而不是心理问题导致疼痛。他的医疗技术也在不断提升,他现在对疼痛的定位可以不借助B超,对疼痛的治疗不局限于髋关节,而发展到膝关节、腕关节、肩颈部。有患者膝关节疼痛肿胀,难以行走,常规疗法不起作用,抗感染治疗一个月也不见效,运动医学科的医生认为没法手术,感者找到谢宗平时直言已不抱任何希望,没想到谢宗平纠正了之前的诊断与治疗方法,认为是筋膜炎导致的疼痛,用PRP局部注射消炎并修复,患者二三天便消肿去痛,可以健步行走。
谢宗平用他的爱心与医术帮助深陷病痛泥潭的人走了出来,舒展开身体和心灵,而他自己也在一次次为他人终结病痛中走向从医生涯的辉煌时刻。记者 张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