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前,被理解为一个理想型“别人家孩子”的我,来到了静教院附校这个热情而活跃的“后茶馆”中,在四年光阴的一点一滴中健全了自己的人格。在一个个或寻常或不寻常的片段中,我找到了自己所憧憬的那个身影,并逐渐成为了“他”。
在静教院附校刻苦学习、快乐体验的四年使我从漫漫苦读和偶尔偷闲的循环中解放,寻找到真正的自己。
复旦附中让我有机会在身边发现许许多多迥异的成熟的灵魂。在与这些富有智慧的灵魂的交互碰撞中,我找到了自己在其中的定位,明晰了自己的优势和短处。通过聆听他人奏响的乐章,加深了对自身之“味”的理解,我结束了在书本中浑浑噩噩的生活,开始走上那条看得清方向又充满变数的未来之路。徐子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