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5: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01月04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郭豫适与红学
蒋星煜
  蒋星煜

  谈起红学,周汝昌、冯其庸等人知名度很高,而俞平伯以及后学批评俞平伯的李希凡、蓝翎则不仅文艺界知道,而且多少有一点和政治搭界,更是名扬中外。

  其实,红学的范畴很广,周汝昌主要考证版本,冯其庸主要考证《红楼梦》作者的家世源流,更多的红学者则从事评论,各有其学术价值,彼此不能取代。

  郭豫适呢?研究的定位和他们有所不同,他有三本关于《红楼梦》的著作,实际上对《红楼梦》作了相当大的贡献。

  先说《红楼梦研究文选》,从清代敦敏、敦诚等人有关《红楼梦》的诗文开始,到改革开放年代,评、注、考、释的论文乃至专著浩如烟海,港、澳、台地区和国外学者也有一批著作,郭豫适都得定下心来,认真阅览,凡是有真知灼见的,或是披露了罕见史料的,他首先考虑选用。按时代先后,分成四辑,第五辑则是《香港、台湾和国外》。1988年出版于华东师大出版社,共80万字篇幅。

  像蔡元培、王国维、鲁迅、胡适这些大师辈的著作当然都收了,像李长冬曾任国民党官员,建国前夕去了台湾,郭豫适因为他的《红楼梦研究》最早系抗战在法国巴黎大学所著,而且内容新颖,根本不涉及政治,所以择书中精华而编入。

  因为有关文章、专著太多,郭豫适本人也担心有所遗漏。更何况选择与否也缺乏一个绝对的标准。但是,有这本文选,确确实实把《红楼梦》问世以来最主要的研究资料集中展现在我们面前了,我们一卷在手,不必再去苦苦寻觅了。尤其大学生、中学生们,对于《红楼梦》有兴趣的话,这本书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郭豫适著的《红楼梦研究小史稿》所花的工夫更大,虽称“小史”,称“稿”,却是具有严密的系统性的专著。在这一学术领域,发生过多次讨论或论争,有的还带有某些非学术性的因素,郭豫适都得十分冷静而客观地对待,是很不容易的。

  应该说《红楼梦研究文选》《红楼梦研究小史稿》这两本书已经把《红楼梦》研究的概貌都呈现在读者面前了,而且后者还多少带有阶段性小结的性质。可郭豫适并没有到此止步,过了古稀之年,他又与时俱进写出了一本在形式上不无创新的“奇书”,名《拟曹雪芹“答案客问”》,文字之流畅活泼,设问得恰到好处,一下子就吸引了众多读者,拿到手里,更是放不下来。

  譬如说,蔡元培认为此书是为明末秦淮名妓董小宛而作,有人认为林黛玉是写的明末清初的文人朱彝尊等等,都由来客向曹雪芹探询,然后由曹雪芹一一作答。这样显得颇为风趣,而毫不枯涩乏味。郭豫适把握了分寸,使之通俗而又决不流于庸俗。

  此书副标题为《论红学索隐派的研究方法》,对各式各样的索隐派都作分析,然后予以否定了。不难看出,郭豫适抱着有容乃大的态度对待各种观点,立足于思想性,倾向于艺术性,或对资料情有独钟,他都尊重,都认真都乐于向读者介绍,但是对于索隐派那种捕风捉影的手法,他虽在《文选》中也略有选录,在《小史稿》中已有所批评,但觉得仍

  要作写专著进行认真的批评。于是,此书乃问世。

  郭豫适教授曾任两届华东师大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又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担任过重要职务,但为人谦虚平和,一向保持低调。近年来胃病缠身,还动了大手术。幸而跳过了这重门坎,最近还出版了四大卷《郭豫适文集》。我欣喜之余,乃作短文介绍其对《红楼梦》之贡献,以表祝贺。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综合
   第A03版:民生·财经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社会新闻
   第A07版:早间点击
   第A08版:人才/留学移民
   第A09版:人才/招生培训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体育新闻
   第A14版:体育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心理周刊
   第B02版:心理/实验
   第B03版:心理/情感
   第B04版:职场方圆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汽车周刊
   第B10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1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2版:汽车/汽车资讯
郭豫适与红学
“礼让为国”
树林
雾夜
如梦巴黎
水土保持问题
难忘《鸟奴》
新民晚报夜光杯B05郭豫适与红学 2012-01-04 2 2012年01月04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