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6年10月23日,英国海军上将西马縻各厘率领英国舰队进犯广州。炮声隆隆中,叶名琛在校场看乡试马箭,并对受惊的手下官员说:没事儿,天一黑他们就自动撤了。叶名琛还下令:中方师船不可还击。24日,炮声更响了,叶名琛还在表演自己的“淡定”,手下人说跑吧,叶名琛不为所动。手下人又说:风大,收场吧。叶名琛这才收场。看来,叶名琛不怕英军船炮,倒是怕南中国的秋风。
25日,英军占领珠海炮台和商馆等处,兵临广州城下,叶名琛的对策还是传统老办法:第一,中断对外贸易。第二,学1849年的样儿,调壮勇团练制造声势,又是贴长红相约杀人,又是走队列搞游行示威。按南海县令、时在广州帮叶名琛办理交涉的华廷杰所言,外国人早看透这套了,不怕了。西关团勇数千扬旗列队过十三行洋楼地面时,外国人在楼上放枪,击毙练勇一人、百姓二人,团勇们就泄了。华廷杰感叹说:“所谓团练,遂成虚名矣。”其实它本来就是虚的,英人一直没给大清戳破而已。26日,英人过礼拜天,一日无事。
27日,西马縻各厘照会叶名琛,要求入城,叶名琛不理不睬。于是英军每隔几分钟,炮击一次总督衙门。属下兵丁都跑了,叶名琛还在表演“淡定”,端坐在二堂,炮打席前他也岿然不动。28日,炮火更厉害了。在下属的请求下,半夜二更时分,叶名琛把家属迁到了老城内的巡抚衙门。29日,叶名琛进老城文庙烧香,也避入巡抚衙门,不再回坐落于新城的总督衙门。行商伍崇曜和雷州府蒋立昂代表清方前去与巴夏礼谈判,巴夏礼对二人很礼貌,但话很不客气,说:总督不许我进城,还不跟我见面,我必破他的城。两人回城后,英国就开炮了,而且专打总督衙门。中国兵勇伏于街道,不能当城而立。听说城墙被轰开一个口子,叶名琛传令:杀一敌者,赏百金。
还是在29日,英军一百余人攻入了广州新城,西马縻各厘在巴夏礼的陪同下,大摇大摆地从城门走进了两广总督衙署——他们终于实现进城的梦想了!英方为此付出的代价极小,死3人,伤11人(这是英方所报数字,中方所报是伤亡30人。按照常识,您就知道谁的数字可信了)。但主人叶名琛避居旧城巡抚衙门,不出面见客,英军只好退出。按蒋孟引先生的说法是:客人不敢在主人家久留,傍晚前就夹着尾巴退走了。这种说法某种程度上成立。因为开战的英军,只是香港驻军,进城的才百把人,虽然进城时没遇上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但是谁知道这大海会不会漫水呢?
所以,英兵权把进城当作探亲了,天黑前就回了。回来后倒是没歇着,仍继续炮击城墙。城墙被轰开后,清方就用大箩筐、大木桶装沙土石块填堵缺口,双方就跟玩游戏似的,英方不攻城,清方更不敢反攻。乐此不疲一玩就是好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