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了解到,由于原材料等成本上升,导致今年腌腊食品价格上涨了一成多,但市民购买的热情不减。昨天在铜川路菜市场,记者遇上了前来水产摊位提鳗鲞的顾先生,“小时候,一闻到鳗鲞的味道,就知道要过年了。”10天前,他在菜场水产商贩钟师傅的摊位上订了一条十几斤的鳗鱼。“去年是24、25元一斤,今年卖到30元一斤了,买上一条鳗鱼要比去年多花七八十元,涨幅不小,但还是预订了。鳗鲞风干后斩开来,放在冰箱里,一部分腌鱼准备自己吃,其余部分打算送人。”
一些水产摊贩告诉记者,冬至以来,腌鳗鲞的生意就起来了,虽然价钿涨了,但生意依然较旺,有的大摊位一个冬天要“弄”近千条。粗算一下,水产商贩光加工鳗鲞一项一个冬季营业额就在几十万元左右。除了鳗鲞、黄鱼鲞这些水产腌制品外,腊肉、腊肠、火腿、腊鸡、腊鸭等也在菜场的不少摊位上挂满。一些商贩告诉记者,除了上海市民过年必买腌腊食品外,一些在沪外地人也喜欢买来吃,所以腌腊代加工生意一年比一年好。“一到腊月,菜场的鱼摊、肉摊都开设代加工业务。你现在去看看,几乎每个菜场都有加工鳗鲞的,上海人就好这一口。”水产商贩钟师傅如是称。
一些懂经的市民告诉记者,东海鳗鱼最适合做“鳗鲞”。鳗鲞的好吃,与鳗鱼的品种和加工方法有关系,东海青鳗属于上佳品种,鲜味足,其他品种稍差。
本报记者 皇甫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