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社会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01月21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搭车千里 回家路上感悟“信任”
  和陌生人同行

  大同 

  搭车旅行,渐渐为国人所知悉并开始体验。一位上海大学生在春运买票难之下的一次尝试,却成了初涉社会时一段难得的人生感悟。 

  当我们感慨“人心唯危”、当我们告诫“别和陌生人说话”的时候,原来会有那么多人没有任何功利地愿意向陌生人援手。 

  冰冷的季节,呼唤彼此的温暖。人生一路,总是在和陌生人同行。同行,要学会信任,学会帮助,学会感恩。 

  

  本报记者 金旻矣

  一个人,两只行囊,三分胆量,四天流浪,五拨好人。凭着大拇指一跷,免费搭车一千多公里回家……春节前夕,正当无数人在为“买车票回家”烦恼时,上海的90后大学生常诚,几乎没花路费,一路搭乘陌生人的车从吉林回上海,体验人生,了解社会,也深深感悟“信任”给人带来的温暖和力量。 

  退掉车票搭车回家 

  记者眼前的常诚,戴着眼镜,斯斯文文。1992年出生的他,就读于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大一。“想起这一路,有些后怕,但不后悔。”一见面,他这样说。 

  “搭车”的疯狂念头,源于他的同学。“12月,同学说今年准备搭车回家,还推荐我看《搭车去柏林》。”常诚看完片子,立即萌发了搭车回上海的念头:“我除了年轻一无所有,应该在年轻时疯狂一次!” 

  于是,两人用半个月的时间准备,买了《全中国公路图》,还特地采购了70升的登山包。他退掉了已买好的火车票:“把车票留给有需要的人。” 

  1月13日早晨,背着几十斤重的行李,揣着少量现金,常诚和同伴从学校乘车来到京哈高速长春收费站,从这里开始了旅程。 

  第一天搭了四辆车 

  第一天,常诚在遭受无数次拒绝后,搭到了四辆车。拦第一辆车只花了不到10分钟。“我们一辆一辆问,到第四辆时,对方就同意了。”这是一辆大卡车,拉米从哈尔滨去沈阳,司机杨师傅和林师傅很爽气地答应带他们到沈阳。到沈阳后,常诚和同伴分道扬镳,继续南下。 

  (下转A4版) 

    

  (上接第1版)

  分开后,拦车就不那么顺了。后三辆车,分别拦了20分钟、半小时和一小时。“我在路边跷着大拇指,但10辆中有8辆不理我,剩下2辆停下问问情况,又走了。”尤其是那天晚上6时半,北方的郊区已天色全暗,他还没拦到车。“想想在收费站住一晚要100多元,我咬咬牙,决定继续拦。有些人看我的眼神就像看要饭的,这时真有些担心了,但我想一定不能放弃,世上总是好人多。”一小时后,终于有辆车停在他面前:“上车吧!”

  常诚记得很清楚,第二辆是银色奥迪,车主是24岁的“富二代”小伙。第三辆是“蒙E”牌照的老红旗,第四辆是凯美瑞,车上是三位东北大叔。三辆车“接力”,将他从沈阳带到营口。“每次车主让我上车时,我都特别开心,这是一种被陌生人信任的快乐。”他说。

  跟着沪牌车去装货

  由于计划有些滞后,再耽搁父母就要担心,常诚乘火车坐客轮,从营口赶到了烟台。在沿海高速烟台收费站,他搭到了第五辆车。

  “我看到一辆沪牌车,连忙奔过去。”这是一辆长挂车,司机王师傅是上海嘉定一家运输公司的。“他说他不直接回上海,先要去某地装货,我说没关系,我跟着玩玩也行。他上下打量了我一下,我都准备要掏学生证了,不料他看也没看,让我上车了。”

  常诚跟着王师傅的车,一路同吃同住,晚上就挤在狭小的车厢里。一路陪伴,两人发展出了深厚的友情,王师傅拿出车上的零食让他随便吃,他过意不去,吃饭时就悄悄付了饭钱。到上海分手后,王师傅接到常诚电话说走错路了,还特地调头回来,再送了他一程。

  记者与王师傅通了电话,40岁的他是连云港人,对搭车的小伙印象深刻。“他戴着眼镜,一看就是学生的模样。我儿子和他差不多年纪,想想小孩没出过门,一个人挺危险的,就想帮他一把。”“没想过他万一是坏人怎么办吗?”“一开始确实心里有点怕,后来想还是做做好事吧。”王师傅憨厚地说。

  长途司机太辛苦了

  16日晚9时多,常诚终于回到了上海。父母得知他搭车回家,吓得不轻,骂他“脑子搭错了”。

  常诚却觉得自己收获很多,一方面是体验社会:“边搭车边旅行,感受很多。和陌生司机们聊天,学到更多。长途货运司机太辛苦了,开一公里只能挣7毛钱,有时晚上只能睡两三个小时。”

  更重要的是,他感受到了“诚信”带来的快乐和力量。“出发前也想过,万一搭不到怎么办?后来想,一定会搭到,这社会一定会有好人!一路上,我被拒绝很多次,但还是有不少陌生人信任我,愿意助我一程,让我非常感动。当你真正想做一件事时,整个世界都会来帮你,而我以后开车的话,也一定会愿意帮助‘搭车族’。”

  在采访最后,常诚说要祝福旅途中那些善良的师傅们,好人一生平安。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科教卫新闻
   第A04版:社会新闻
   第A05版:法治视窗
   第A06版:中国新闻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国际新闻
   第A09版:文娱新闻
   第A10版:文娱新闻·节日群文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拍卖指南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国家艺术杂志/视觉产生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纸上展厅
   第B04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阅读
   第B08版:连载
   第B09版:财经周刊
   第B10版:财经/服务指南
   第B11版:财经/投资基金
   第B12版:财经/百姓沙龙
真庆幸小区里 有这样一个爱心大妈
118广场大堂“石球阵”挡道
【拾到钱包盼认领】
免费放电影全场只有几个人
微博转发上千次找回车票
路边下水道倒粪便
搭车千里 回家路上感悟“信任”
新民晚报社会新闻A04搭车千里 回家路上感悟“信任” 2012-01-21 2 2012年01月21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