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民生·财经
     
本版列表新闻
~~~静安区“直供菜”建设工程初见成效
~~~静安区“直供菜”建设工程初见成效
~~~静安区“直供菜”建设工程初见成效
~~~静安区“直供菜”建设工程初见成效
~~~静安区“直供菜”建设工程初见成效
~~~静安区“直供菜”建设工程初见成效
~~~静安区“直供菜”建设工程初见成效
~~~静安区“直供菜”建设工程初见成效
~~~静安区“直供菜”建设工程初见成效
     
2012年01月31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崇明千亩良田送来廉价绿色蔬菜
静安区“直供菜”建设工程初见成效
宋宁华 李榕樟
  昨天,“上海发布”微博发布信息,根据节后申城抽查菜价,大部分蔬菜价格普遍上涨,涨幅近15%。记者随后在静安区武定路菜场发现,和许多菜场节日后菜价“龙抬头”不同,这里的菜价却大致维持节前水平,比不少市区菜场价格低了近两成。原来,今年春节前夕,静安区在崇明建设了千亩蔬菜基地,不仅通过减少中间环节降低了菜价,而且食品安全追溯系统也前移到了“田头”。

  昨天,在静安区武定路菜场静明专柜,不少市民正在挑选刚从崇明田头送来的新鲜蔬菜。“青菜500克均价2.3元,大白菜500克0.8元。这里的菜比超市里的有机蔬菜便宜了很多,比其他菜场也便宜一些。”家住附近的“马大嫂”说起买菜经头头是道,“而且这里的菜都是种在户外的时令蔬菜,不是大棚的反季节蔬菜,是正宗的‘绿色蔬菜’。”

  据有关人士介绍,露天菜地种植的蔬菜和大棚菜相比,虽然看上去色相差些,但营养好,口感佳,是真正的绿色无公害天然蔬菜。

  由于供应商从批发市场变成了“田头”直供,蔬菜安全追溯系统的跟踪起点也“前移”一大步。过去的食品安全检索系统只能追溯到蔬菜批发市场,但现在,只要登录亚细亚标准化菜市场管理系统,就可查到菜市场的崇明专柜,不仅能找到摊主的身份信息、摊位的进货记录,还能追溯蔬菜的产地信息。同时,管理方还在每块土地附近安装了探头,对播种、施肥、采收等各个环节24小时监控。

  静安区商务委副主任叶景辉介绍,目前崇明“直供菜”的市场供应量还不大,每天500公斤左右。但到今年3月初,首期1000亩蔬菜基地都将投入供应,每天供应量将达近5吨,主要运送到静安区武定、铜仁等标准化菜场,静安区约四分之一居民将吃上质优价平的“绿色蔬菜”。

  本报记者  宋宁华  通讯员  李榕樟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评论·综合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财经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法治视窗
   第A09版:文娱新闻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A13版:早间点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理财·银行保险
   第A18版:股市分析
   第A19版:阳光天地
   第A20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A21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A22版:教育周刊
   第A23版:教育周刊/升学指导
   第A24版:教育周刊/早教沙龙
   第B01版:长三角
   第B02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B03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B04版:专版/幸福之门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旅游·城市
   第B10版:旅游城市/精华路线
   第B11版:旅游城市/诗意居住
   第B12版:旅游城市/域外风情
   第B13版:上海闲话
   第B14版:读者俱乐部
   第B15版:读者俱乐部
   第B16版:专版
近三成进口服装及饰品不合格
成交地量开局低迷
崇明千亩良田送来廉价绿色蔬菜
“长寿邻里中心”建成附近居民买菜不再难
星巴克咖啡等今起涨价一到三元
中国交建IPO启动募资额不超50亿
春节里金价大涨金店预售金条失算
春节后客流减少机票卖出“白菜价”
资讯速递
新民晚报民生·财经A06崇明千亩良田送来廉价绿色蔬菜 2012-01-31 2 2012年01月3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