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
新任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在去年底的两次公开讲话中,都表示要鼓励发展高收益债,今年证监会的工作安排,也将发展高收益债列入其中。很显然,高收益债券这一中国证券市场的新品种,今年定会推出。
高收益债在国际市场上有另外一个很难听的称呼“垃圾债券”,是指主要由信用等级较低或盈利记录较差的公司发行的债券。这些债券由于信用等级差,违约风险很高,必须支付较高的债息来吸引投资者。海外一般BB评级以下的债券才会被称之为“垃圾债券”,高收益债评级通常低于投资级,高收益债是海外证券市场特别是美国债券市场上的重要产品,美国市场上“垃圾债券”的违约率在2%左右。
中国证券市场这几年加大债券发展力度,特别是公司债去年发行量大幅增加,以缓解公司融资压力。但是,一些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依然很少,难度很大,推出高收益债将极大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在垃圾债券的起源地美国,上世纪80年代,“垃圾债券”的产生,使得几千家中小企业通过债券融资进入主流市场。许多医药、半导体、通信、网络、电视等新兴产业得到了以“垃圾债券”为主体的长期资本支持。而近期管理层在苏浙等民营经济发达的地区多次调研,了解中小企业融资需求,为此做了大量工作。推出高收益债券,无疑将为中小企业送去融资“东风”。
设置较高准入门槛
据悉,高收益债券的推出,监管部门已多次召集调研和开会。拟推出的高收益债券,主要针对非上市公司特别是急需融资的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后期范围将逐步扩大。因高收益债券发行无需证监会审批,只需在交易所备案,并且在设计条款中大多没有担保和反担保条款,因此该类债券存在着较大的违约风险,属于一种“信息披露、买者自负”的产品。
由于高收益债券风险相对较高,因此,这类债券的投资者主要锁定机构投资者。高收益债券在初次发行时,将采取针对机构投资者的非公开发行方式。在交易所上市后,交易对象将主要针对包括保险、券商、信托等在内的机构投资者及有经验、风险承受能力强的个人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低的中小投资人将不能购买。
去年底,上交所已发布有关规定,将债券投资者分为专业投资者和普通投资者两大类。专业投资者参与债券交易的范围较广泛,可参与高风险等级的债券交易品种。对个人成为专业投资者的要求,则包括证券账户净资产不低于50万元以及最近3年内具有10笔以上的债券交易记录。这种分类显然是为高收益债券推出作准备,目前对个人投资者的准入要求正在探讨中。较为集中的观点,是以个人投资者资产量为标准,50万至100万元或成为个人投资者的资产准入门槛,而个人投资者证券账户资产门槛设定为50万元的可能性最大。
因此,资金在50万元以下的散户,将无缘参与高收益债的投资。
市场各方存在争议
从有关方面传来的消息说,高收益债券有望今年3月推出,在证监会今年各项工作中,率先推出的是高收益债券,这也说明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是目前的头等大事。有关人士表示,高收益债券的推出,对于中小企业的融资匹配、对于我国并购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对于我国市场化利率的形成,都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
高收益债券不光是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压力,从美国经验看,也是用于企业并购的重要融资场所。另外,较高的利率或许可以取代民间借贷。
尽管有这些意义,但是,市场各方对高收益债券也有争议。一些人认为中国市场目前的条件还没有到发展高收益债的时候,甚至有人说,不解决好市场交易制度的问题,“垃圾债券市场”可能会变成“垃圾市场”。
本报记者 连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