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硕果累累
走进成果展,一只硕大的通透“水晶球”挂在半空中。这只亚洲最大的球状播放器,直径达3.6米,正在一幕幕播放科技创造出的未来生活;“水晶球”下,5个银色的大块“鹅卵石”,在镭射灯光的映衬下,闪烁着耀眼光芒,寓意张江生物医药、信息技术、文化创意、综合服务、低碳技术五大产业蓬勃发展。环顾四周,36米长的120度弧形纱幕上,若隐若现着张江十二园区的规划亮点、历史背景、体制机制和主要成就。
拐个弯,进入张江核心展厅,一个“钢铁侠”般的庞然大物赫然眼前。这就是被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COMAC)的ARJ21支线飞机所选用的CF34-10A发动机。作为重要的供应商,GE中国研发中心航空工程部的现场工程师一直在张江紧密配合中国商飞,继2007年总装下线、2008年首飞成功后,2010年在中国航空工业试飞中心,以及国内各个测试机场,继续各项试飞试验。
徜徉“金桥智造城”,跟随3D建筑漫游技术,畅想生态、宜居的社区生活;漫步市北上大园展区,或感受美妙的云端生活,或走进“高铁驾驶室”,体验信息与速度的亲密融合……位于上海科技馆地下一层的整个成果展,面积约4250平方米,由“一区”和“多园”构成,共11个展区。其中,自主创新或自主专利展项79项,国内首创的先进技术展项54项,位于国际前列的新技术展项62项,60%的展示内容采用生动有趣的互动技术,即使孩子们来此也能轻松愉快地读懂张江的创新故事。
回首20年张江路
看过一件件创新成果,20年张江路历历在目。它从最初的高新区起步,经历聚焦、发展和改革等一个个成长阶段,经济总量以年均30%以上的速率快速增长,如今已跻身全国6个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园区试点和3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之一,成为上海创新实力最雄厚、高新技术产业最集中、最具技术辐射力的区域,更成为无数追梦者的创新热土、创造高地、创业乐园。
在这里,汇聚了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一批高新技术产业集群,集聚了上千家研发机构、近百万就业人员,诞生了4项国际技术特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以及多项国家奖项,高新技术企业出口额从4000万美元增加到210多亿美元,占上海市总出口额的11.9%……目前,每平方公里产值高达157.6亿元。
去年国务院批复同意上海张江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之后,张江的创新发展态势更加强劲,资源汇聚、项目引进、经济产出等均明显加速——173名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汇聚张江,企业总数增加到近1.6万家,研发机构较前一年猛增约200家,高新技术企业更增长50%……经第一期扩区后,张江示范区面积将达到296.4平方公里,集聚全市80%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经济总量有望达到1.6万亿元,与北京中关村2010年的1.59万亿元相当。
本报记者 马亚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