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灭火器派上大用场
事发的203室住着一名80多岁的老太,瘫痪在床,平时由一名保姆照顾。昨天下午,保姆出门,女儿丁女士回家探母。她推开门,发觉空气中有一股浓重的燃气味,不及细看,慌忙去拧灶具开关。没想到这一拧,惊天动地。
隔壁邻居叶老伯告诉记者,当时他陪老母在阳台上说话,突然一声巨响,震得他耳朵都快聋了,他在阳台上清楚地看到从隔壁阳台“喷”出一大堆碎玻璃,其中夹杂着铝合金窗框、衣物等。他跑向楼道,只见丁女士像个火人,在楼道内跳脚。他急忙上前,帮忙将丁女士的外衣脱下。另一名邻居奚女士赶紧脱下身上滑雪衫给丁女士御寒。后据了解,丁女士头发、眉毛烧焦,面部和手部皮肤不同程度灼伤,但无生命危险。
叶老伯救人后,返身冲进自己家中,拎出一个小型灭火器。“我冲进203室时,里面好几处地方还在蹿火苗,我对着起火的厨房、躺椅、大床、洗手间一阵喷。幸运的是,灭火器用完的同时,火也差不多灭了。瘫痪在床的老太无碍。”
叶老伯的儿子告诉记者,父亲是楼组长,冲在前面是应该的。这个灭火器是过年时他带给父亲的,还教他怎么用,以备不时之需,“没想到真派了大用场”。
非专用胶管老化脱落
记者从燃气部门了解到,闪爆原因主要是由连接灶具的天然气胶管脱落引起。丁女士进门闻到异味,以为灶具开关没关,去关开关时,不慎点火,致使积聚在室内的大量天然气发生闪爆。
从现场勘查情况来看,发生脱落的胶管不是天然气专用胶管,而是多见于氧气焊接的氧气胶管。
有关部门分析,事发前该室灶具可能被清洁。由于非专用胶管老化得快,收缩性能变差,灶具被清洁时,胶管与灶具连接的一头容易“咬合”不紧密,甚至被碰落,从而发生意外。
邻居感叹,如果不是丁女士及时回家“消耗”了天然气,继续积聚的天然气可能会悄悄夺走老人一命。这也算是以“小不幸”避免了“大不幸”。
本报记者 陈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