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看来,放着老子打下的“江山”不去坐,却想着考公务员,这似乎有点难以让人理解。调查中分析,有可能是因为他们看到了父辈打拼的艰辛而产生了某种厌恶与抵触的情绪,于是选择了不接班。但我却觉得,不接班与愿意当官之间,似乎存在某些微妙的关系,而这种选择的产生也恰恰是父辈打拼过程中,当官拥有的权力无处不在而在他们脑海里留下的影子。
说句实话,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中,民营企业的生存要经历的不仅仅是市场的考验,还有各种行政干预的考验。之前曾经有过调查,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不超过5年,很多人还为此感慨民营企业的短命,甚至觉得这是很多企业家目光短浅导致的。这固然是原因之一,但同样不能忽略一个大环境的因素。在上有主管部门调控,中有各种垄断企业的欺行霸市,下有一些难缠的权力不断侵扰的生存环境中,权力始终成为民营企业发展中既敬畏又厌恶的影子,而民营企业要想生存也必须向这些权力俯首称臣。从这个角度说,富二代们的选择,更像是看透了保持家业的真正依靠是啥。
这种选择是一个很严肃的社会问题。我们总说要给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一些地方也颇似很有诚意地列出各种优惠政策,甚至为了招商引资,给一些企业开各种本来不应该开的绿灯。也许政府部门好像觉得自己做得非常到位了,但他们的这种举动却在另一个层面向企业展示了权力的力量。这个力量是庞大的,庞大到企业家们即便今天享受了其带来的各种好处,也会因为幸福来得太快而忧虑一旦有一天权力不再宠爱时,是否还可以如此潇洒地生存。这种顾虑下,企业家们只能献媚以换取权力的宠爱。
这时候,我们应该反思的,也许不是企业如何培养接班人,也不是号召推行什么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而是如何创造一个让人有安全感的生存发展环境。如果当官的诱惑远没有接班的诱惑大,又何必放着家业不接,去考公务员?从这个角度说,如何摆正权力在企业发展中扮演的角色,如何让公平的市场环境免受权力等外来因素的干扰,不光关系到企业的眼前发展,还影响企业的未来生存。
珠江晚报(傅万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