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全国妇联发布的《中国和谐家庭建设状况问卷调查报告》也显示,当前“孩子的教育费用越来越高”已经成为家庭生活面临的三大困难之首。
■2011年2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研究所成立“中国义务教育阶段城市家庭子女教育成本研究课题组”,在北京、广州、南京、哈尔滨、石家庄、西安、成都、银川共8个城市近5000名中小学生家长中展开问卷调查和结构性访谈,调研显示,5000名义务教育阶段的城市家庭子女教育年支出达8773.9元。
子女教育支出占家庭年收入30%
报告认为,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普及性和免费性的特点,我国自2006年《义务教育法》修订以来,义务教育阶段公立学校教育进一步减免了杂费。然而,当前中国城市家庭义务教育阶段子女教育花费仍然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调查表明,子女教育支出已成为家庭经济支出的重要组成,支出比例较大,且存在一定群体差异。
报告显示,义务教育阶段,调查样本中近四成城市家庭一年子女教育支出费用在9000元以上,有2.8%的家庭一年子女教育支出在30000元以上。城市间存在较大差异,北京、成都、南京该方面年平均花费都在10000元以上,其中北京最高,为13747.5元。相比之下,石家庄和银川的家庭子女教育支出水平最低,银川为6776.0元,石家庄为5645.8元。
整体来看,子女教育支出已经成为城市家庭的主要经济支出之一。调查显示,城市家庭平均每年在子女教育方面的支出,占家庭子女总支出的76.1%,占家庭总支出的35.1%,占家庭总收入的30.1%。
八成费用花在择校培训课外辅导
报告显示,有83.4%的家庭交给学校杂费(含教辅资料、校服费等)平均为402.7元,仅占子女教育总支出的4.6%;52.2%的家庭交付子女在学校的食宿费,平均一年719.6元,占子女教育总支出的8.2%;85.7%的家庭支付子女的学习用品费,平均一年447.5元,仅占总教育支出的5.1%。这三项基础性费用的总和,约占子女教育总支出的17.9%。
那么,还有八成以上的教育费用支出到哪儿去了呢?
报告显示,26.6%的家庭为子女就读某所学校支付过择校费用(包括借读、捐资助学费用),平均金额为12407.9元,最高额度为80000元。
同时,课外培训或辅导、课外读物、少先队活动、参观演出、游学等扩展性支出构成了当前家庭子女教育支出的主要内容,其中以课外培训或辅导费用最高。有76.0%的家庭为子女支付课外培训或辅导的费用,平均支出为一年3820.2元,最大金额达80001.0元。
家庭对子女课外培训或辅导方面的支出主要致力于学习成绩的提高。调查显示,81.4%的家庭对于课外培训或辅导的选择在于语文、数学、外语等学科类辅导;33.9%的家庭支付于音乐、舞蹈、绘画、书法等艺术类培训;14.7%的家庭支付于武术、游泳等体育类训练;另有3.6%的家庭让孩子参与航模、机器人等科技类培训。
报课外辅导班过半家长觉得有效
对于子女择校就读,六成以上的家长认为对于子女发展有效果,其中,13.9%的家长认为非常有效果,49.5%的家长认为比较有效果。
对于择校费的合理性,30.9%的家长认为不合理的,31.3%的家长认为是合理的,而另有37.8%的家长表示无法判定。
对于给孩子报学习类的课外辅导,超过五成的家长认为“有效果”;42.7%的家长认为效果一般;仅5.9%的家长认为没什么效果或完全没有效果。
光明日报(王庆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