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行10来分钟,就是一片小溪流,路旁挂着“保护朱鹮重要湿地”的标牌,“这儿就是朱鹮的觅食处”,华英介绍道。朱鹮喜食泥鳅、小鱼小虾、各类虫子,在小溪边,只见朱鹮专心致志地用长长的嘴巴寻找着美味,溪边就是两车道的水泥马路,车来人往,朱鹮似乎并不在意。而在终南山下的朱鹮人工繁育基地,只要有人走近,“网笼”内的朱鹮就会惊恐地躲到一边,陌生人很难靠近它们。
地处秦岭南麓的洋县,温度比西安高出好几摄氏度,这个时节已暖意融融,朱鹮进入繁殖阶段,背部的羽毛会变得越来越深,成为灰色,“秋季后又会变为白色”,朱鹮变色是为了在繁殖时躲避天敌的猎杀,是一种自我保护能力。
再前行20分钟,又有一片高大树林,远远地就能听到朱鹮响亮的叫声,又有一对朱鹮在谈情说爱,含情脉脉的神态表达着它们之间浓浓的爱意。朱鹮是自然界对爱情最忠贞不渝的动物,严格的一夫一妻制,一旦失去伴侣,朱鹮就会郁郁寡欢终生,不会再另寻伴侣。
开车20来分钟,再步行20多分钟,就到了山里,是草坝村朱鹮最集中的地方,“到了八九月份,很容易就能看到成群的朱鹮一起翱翔的壮观景象,那时,当年出生的雏鸟已长大,个头跟爸爸、妈妈一般大小,一般一对朱鹮一年产2至4枚卵,八九月份小鸟就跟着爹妈一起飞翔了”。现在的季节,是朱鹮忙着生儿育女的时候,我们没能观赏到成群的朱鹮。这一遗憾只能等待野生动物园公开展出朱鹮时弥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