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患者心脏病发作后,心肌组织会因为长时间缺血等原因出现结构性损伤,这又会影响心脏泵血能力,逐渐导致心力衰竭。因为心肌组织需要不断工作得不到休息,因此结构性损伤难以恢复,长期以来被认为是永久性的。
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研究人员从一些有心力衰竭症状的实验鼠体内取出心脏,移植到其他实验鼠体内与健康心脏共存,这样受损心脏既能获得血液供应又不需要工作。结果发现,受损心脏中的一些结构性损伤自行恢复了。
研究人员希望进一步在分子层面上探清心肌组织自我恢复的详细过程,有助研发新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