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开始,周国平便表达了对《幸福》的偏爱。他说自己平时并不喜欢给书作序,虽然每个月都能收到5-10个写序的邀请,实际承应的却很少。之所以愿意给《幸福》作序,是因为这本书既符合当下中国关注的热点“幸福感”,又思路正确、通俗易懂,对中国读者来说是一本非常及时的好书。“现代人缺乏幸福的主要原因是价值观出了问题,觉得不幸福,就要反思一下我们的生活方式、我们的价值观。施密德先生的书从对幸福的通俗的理解,比如幸福就是运气,幸福就是快乐入手,然后慢慢地转到了对意义的探讨。施密德哲学素养很好,但是他这本书却没有学术化,而是用相当生动、非常通俗的方式谈论,让普通人也能受益。”
生活艺术家、心灵抚慰师施密德在德国已经是非常知名的畅销书作家,《幸福》一书仅在德国本土就已经实现了14万册的销量。他在书中剖析了幸福的三个层次:运气、快乐、充实而有意义的生活。并且强调,幸福不是人生第一要义。人生要寻找和建立意义,否则将会陷入对幸福追逐的焦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