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外交官迫不及待地告知媒体,这次对话“与从前大不相同”、“非常有建设性”。
“美好的上午”
一名欧洲外交官说,本轮伊核问题对话“非常有建设性”。他说,当天的对话谈及伊朗核项目,这是巨大进步。相比一年前六国与伊朗在相同机制平台对话时,伊朗根本不谈己方核项目相比,这一次伊朗的态度“大为转变”。
而路透社则以另一名外交官的话发出快讯:“伊斯坦布尔核谈气氛与先前对话‘完全不同’,‘这是个美好的上午’。”
“没有提条件”
15个月前,六国与伊朗代表在同一地点就伊朗核问题对话,双方在铀浓缩等问题上存在根本分歧,会谈无果而终。
所以,这次对话的目标,是寻求“可以让谈判继续的共识”,谈判双方在对话议题的基本面上至少应当取得一致,才有可能进一步细谈。这次对话,不涉及内容,直接目标是开启新一轮谈判。
与会西方国家外交官说,伊朗首席核谈判代表赛义德·贾利利“没有提出任何先决条件”。
贾利利说,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明确“禁止伊朗开发核武器”。
另外,伊朗谈判代表在会上提出,愿意用3.5%的浓缩铀交换法国和俄罗斯提供的核燃料,愿意在联合国核查人员监督下将现有20%的浓缩铀转换为核燃料。
“一对一对话”
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凯瑟琳·阿什顿的发言人迈克尔·曼说,上午两个半小时的对话“积极、富有建设性”,90分钟午餐时间后,会议以“双边对话”形式继续。
一名与会代表说,“美国人极为少见地表示,愿意与伊朗‘一对一对话’……所有国家都表现出对‘一对一对话’感兴趣。”但“双边对话”的内容不得而知,媒体都在挖掘美国希望与伊朗代表团谈论些什么。
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阿什顿说,此次伊朗核会谈开启了认真、持续谈判的进程,有关各方同意下一轮伊核问题会谈5月23日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举行。
美联社解读,一旦美国与伊朗的双边对话出现成果,有可能“解冻”伊朗核会谈举步维艰的状态,使这一机制进入一个“可行、谨慎乐观”的时期,从而使双方谈判伊朗浓缩铀活动、铀浓缩浓度等关键议题成为可能。凌朔(新华社供本报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