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上海食品安全投诉热线“12331”近日正式开通启用,上海也因此成为全国首个实现食品安全举报投诉“一号通”的城市。食品安全投诉实现“一号通”来之不易,的确值得肯定。“一号通”启用后,市民遇到食品安全类问题都可以直接拨打“12331”咨询、投诉和举报;同时,原有的“分段监管式”举报热线依然正常运行,这无疑是便民利民的进步。
机构过多、各管一段、互相推诿是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真实写照,也是造成种种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的重要原因。有人认为,打造一个“无缝衔接”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理论上完全正确,实践上却无法做到。但如能改变思路,统一管理并不是要求建立一个部门来统一管理,只要能够打破部门利益构建的壁垒,建立一个前台“统一受理+公开”、后台“分类分流+监管”的机制,就能够把食品安全的监管力量整合起来。
前段时间,全国各地都在贯彻《食品安全法》,但应对群众投诉举报,依然采取农业局负责受理初级农产品生产环节;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受理食品生产加工环节;工商行政管理局负责受理食品流通环节;食品药品监管局负责受理餐饮服务环节和保健食品方面;经济和信息化局负责受理畜禽定点屠宰及酒类方面;环境保护局负责受理餐厨废弃物回收处置方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负责受理食品安全综合协调管理方面的投诉、举报。这种模式实际运行的效果并不见好。
说实话,有些食品安全问题,在生产加工、流通、消费诸多环节中都有可能产生,每个部门都要进行管理;有些食品安全问题,并不明显属于哪个环节,每个部门又都可以认为不属于自己监管。如此一来,老百姓怎么可能不犯懵呢?我国政府各部门一直承诺转变政府职能,但实际上的进步远远落后于群众的要求,长期以来连政府各部门之间信息共享的基本规则体系都没有建立。上海用开通“12331”热线的办法实现“一个窗口对外,一条热线接通”,无疑是政府各职能部门之间信息共享的一大进步。“一号通”开通的意义在于,政府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孤岛”必须打破,信息共享制度体系建设是提高政府工作效能的“牛鼻子”。
当下,我国政府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并没有技术困难,制约的瓶颈深藏在部门利益之中。“一号通”的运行也一定会遇到部门利益的干扰,但只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真正从便民利民出发协调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关系,政府信息向民众公开和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就一定能实现。 (作者系上海政法学院编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