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宽波幅时机成熟
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实施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改革,至今,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幅度已经超过30%,从1美元兑人民币超过8元,到如今1美元兑人民币6.3元左右。这些年来,人民币汇率改革一直在进行,2007年5月,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波动幅度由千分之三扩大至千分之五,明天起,波幅进一步扩大至百分之一,外汇指定银行为客户提供当日美元最高现汇卖出价与最低现汇买入价之差不得超过当日汇率中间价的幅度由1%扩大至2%。
这次汇率改革的力度较大,专家认为,人民币汇率当前已接近“均衡”水平,进一步放宽双向波动幅度的时机已经成熟。从人民币外汇即期市场来看,人民币对美元双向波动的特点越来越明显,去年12月,人民币对美元曾出现多日接近千分之五的下跌现象,人民币对美元今年一季度升值幅度微弱,仅为0.09%,市场关于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已趋于减弱。
有助于人民币国际化
汇丰银行亚太区董事总经理屈宏斌表示:相比由前几年大幅升值或去年年末贬值预期主导的环境,平衡而略有升值预期的环境无疑更为理想。
根据市场供求状况适时扩大汇率波幅,有助于分化单边升值预期,推动双向波动成为市场常态,增加人民币汇率的弹性和灵活性。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认为,提高汇率的弹性还有另一个效用是抑制短期资本大规模流动。因为增加汇率弹性,可依靠汇率弹性本身有效抑制短期资本持续大规模的流动,因为汇率会很快升值到市场一致预期水平,从而迅速消除对汇率继续升值的预期。
2003年以来,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之下,我国外汇占款持续增加,然而自去年四季度以来,随着资本流出增加,资本流入减缓,我国外汇占款下降。今年来不断下降存款准备金率就与外汇占款减少有关。因此,汇率的稳定有助于降低因资本流入增加、基础货币投放较大带来的通胀压力,有利于实体经济的平稳发展。
扩大波幅也是人民币走向国际化的一步,国泰君安固定收益部研究主管周文渊认为,这为将来资本项目可自由兑换拉开了序幕。本报记者 连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