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 要不要救助是个问题
希腊这次议会选举是希腊债务危机以来的首次大选,被认为是希腊近40年来最重要的选举,关系到希腊的“生死存亡”。这次大选,选民分成了支持救助派和反对救助派。反对救助,就是反对欧盟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提供救助时附加的苛刻条件。如果反对救助派占上风,希腊可能放松紧缩措施,重新点燃欧债危机,并导致最终退出欧元区。即便支持紧缩政策的两个党派赢得大选,但若无法获得组阁所需票数,与许多反对紧缩的小党派联合执政,紧缩措施也将很难继续推进。
虽然希腊各主要党派都已经向欧盟写了书面保证,承诺不管谁上台执政,都将继续推进改革,但欧盟还是担心一些领导人出尔反尔。
希腊目前的经济相当糟糕,失业率继续上升,经济连续第五年衰退,民众反对救助与紧缩的愤怒一点也没减弱。下个月,新议会需要通过又一个紧缩方案,再削减110亿欧元支出,换取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救助。在目前这种形势下,要通过这个紧缩方案有相当的难度。
法国 极右势力异军突起
法国新总统人选虽定,但选举中极右势力的异军突起,让欧洲的邻居们“头疼”不已。在第一轮选举中,极右翼国民阵线领导人玛丽娜·勒庞获近18%的选票,比其父亲老勒庞2007年的得票率猛增8个百分点。
勒庞的“胜利”并非偶然。在欧债危机中,法国传统社会模式和经济增长模式遭受严重冲击。低迷的经济、居高不下的失业率、不断下滑的生活水平让不少人对全球化心生疑虑。虽然18%的得票率不足以将勒庞送入第二轮选举,但650多万张选票却让她对6月的议会选举充满信心。自1986年以来,国民阵线成员还从未进入过议会,而这次,勒庞的目标是15个议席,以期在立法过程中掌握更多发言权。《论坛报》也分析指出,萨科齐落败很可能引发右翼内部的认同危机及人民运动联盟的分裂,政治格局的大规模重组并非没有可能,而勒庞将从中渔利。
面对极右翼政党“登堂入室”,欧洲国家忧心忡忡,德国总理默克尔警告说,勒庞的“高得分令人担忧”;瑞典、丹麦以及比利时也不约而同地对法国“反对开放社会、反对开放欧洲的情绪”表示了担心。
对于法国大选结果,除了欧盟,最担心的是德国。欧债危机爆发至今,德国和法国一直努力推动用最严厉的财政措施,把问题国家一个个逼得“勒紧裤带”。德国担心,萨科齐连任失败,“默科齐组合”解散,欧盟成员国的紧缩与改革将半途而废。
钟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