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度过人生中的最后一个生日
10月初,吴石再次来到香港。何嘉再去找余秉熹。余说:“万景光已来香港,这个事情今后由万景光负责。”
万景光时为中共华东局对台工作委员会驻港的负责人。万景光人称“小万”。“小万”,这位在国民党“保密局”人员眼中“妖魔化”了的人物,被他的对手们称为“中共对台湾秘密工作的魔手”、“中共对台湾工作的主角”,究竟是怎样一个人?
早在抗战之初,还在复旦大学学习的万景光,作为“两广同学抗敌后援会”的骨干,在中共上海地下党的领导下,为上海人民支援新四军、向抗日武装输送募捐款和各类物资奔波,跟国民党、三青团中的顽固派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万景光奉命转移到苏(州)常(熟)太(仓)游击根据地,继续为党工作。抗战胜利后,万景光积极投身上海的爱国民主运动,根据组织的意图,万景光参加中国民主促进会。1945年12月30日在上海科学社召开中国民主促进会成立大会,到会代表有马叙伦、周建人、许广平、雷洁琼、刘大杰、柯灵、赵朴初等26位知名人士,万景光名列其间。1946年年底,经中共上海局研究,万景光被派往香港建立上海局联络点(办事处)。万景光到香港后,利用其父吴叠卿在香港开设的永春堂药店作为通讯联络点,并在摩利臣山道26号租房,作为宿舍和办事处;职业掩护方面,万景光通过岳父冯少山的友人、曾任“国大代表”的陈大勋律师的关系,同陈在香港德辅道合开荣记行(后改为国新公司),自任副总经理,以便公开活动。1947年1月初,上海局副书记刘长胜到香港,指导办事处开展工作。后来,刘晓、钱瑛、张执一、沙文汉以及陈修良等领导同志来港后都曾在这里居住、主持各项工作。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刘晓返回解放区,上海局驻港办事处由沙文汉领导,办事处的隶属关系也改为华东局对台工作委员会第二工作队,工作重点转向对台工作,展开情报搜集与策反活动,为配合人民解放军的军事行动做积极的准备。
第二天,万景光就到九龙塘沙福道李朗如(曾任孙中山的侍卫长,香港“陈李济”老板,解放后曾任广州市副市长,他是何遂长子何世庸的岳父)家看望何遂,随即由何遂之子、李朗如女婿、中共党员何世庸陪同去见吴石。
谈完话,告辞出来,万景光又命何嘉去送吴石。
当天下午,吴石就要回台北。何嘉受万景光的委托,专门送他到启德机场,目送他离去。回台后,吴石度过人生中的最后一个生日。1949年10月6日(农历八月十五),吴石与妻子商议,到台北照相馆留影纪念。这些照片成为他与家人在一起的最后影像。在照片中,仅吴石及其夫人、小儿子三人,明显的不是一个完整的家庭合影,但却是合家欢的缩影。或许在吴石将军心里,最迟不过明年,一家人会团聚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台湾的环境日益险恶。吴石派人多次向在港我情报机构报送重要情报。这样的情报传递是极易被察觉,有着暴露的危险,也会影响到吴石本人的安全。为此,万景光感到焦虑与不安。如何为吴石这位高级情报关系建立秘密联络交通,确保这条重要情报线的安全,他认真思考着……
在台湾,经吴石的精心运作,秘密情报工作进展很快,铺开的面也极广。正如江南在《蒋经国传》中所说:“吴石在台湾的特工工作,遍及东南长官公署、保定司令部和空军部队。”对吴石向我党提供情报的重要性,李资生在《台湾大间谍案破获始末》文中也不能不承认吴石“忠诚过度”,指出:“吴石是一个忠诚过度的情报员,他以参谋人员的立场,猜测中共目前需要的情报,而加以有意的收集。他并且懂得情报的要次,特别注重数字、图表,使得朱小姐转送过去的资料,都对中共具有极大的价值。 ”
吴石这一渠道是大陆掌握台湾情况的重要管道。万景光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的。应万景光的要求,中共华东局社会部经慎重考虑,选派中共地下党员朱枫赴台,作为吴石的联络交通,以迅速获取台湾方面的军事情报,同时联络中共台湾省工委书记蔡孝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