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发因素
于康(北京协和医院营养科教授):以前,中老年人关注自身健康,会控制体重,减少因肥胖导致的高脂、糖尿病等疾病。但现代医学也发现,不能片面理解“千金难买老来瘦”——肥胖确实会增加慢性病发生的风险,但老年人因营养不足而消瘦,其实容易患上“肌肉衰减综合征”,也会引发肺炎等感染病、糖尿病等慢性病。
孙建琴(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营养科主任):肌肉衰减综合征,指的是人体肌肉被消耗成水,肩、颈、胸和大腿的肌肉逐渐萎缩消失。但由于肌肉衰减常见于老年人,人们会把它当做自然生理现象而忽视其危害。引发肌肉衰减综合征的因素很多,蛋白质营养不良是最大的危险因素之一,会令老年人抵抗力下降,增加疾病发病机会;易发生骨折;经不起疾病消耗,损伤及外科伤口愈合慢;易出现精神神经症状。2006年上海老年人营养状况调查中,近61%的上海老人膳食结构不合理,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素摄入不够全面和均衡,只有47%的老人体重指数在正常范围内。
判定标准
于康:如何判定是否有肌肉衰减综合征?首先,老年人要去正规的医疗机构做一个体重判定,如果体重低于正常值,那就表明体内无论是肌肉还是脂肪都没有充足的储备。如果老年人体重正常,不妨再做一个身体成分的测定,看看你的体重里头有多少是肌肉,有多少脂肪和水分。其次,可以做一个蛋白质的生化检测。
孙建琴:老年性肌肉衰减综合征可以用2个指标来诊断:一是骨骼肌重量小于各性别年轻人群平均数的2个标准差;二是4米长的步行测试,步速低于每秒0.8米,即可诊断为老年性肌肉衰减综合征。
防治办法
孙建琴:要防治肌肉衰减综合征,首先就是要加强营养。除了每餐保证蛋白质的摄入量,比如增加奶蛋、瘦肉、禽类、鱼虾和大豆制品等摄入,还要保证足够的主食、蔬菜水果,以达到平衡膳食的要求。除此之外,老年人还可以补充专业的医用营养食品如肠内营养粉剂等,以弥补膳食的不足。合理均衡的营养补充,减少肌肉的丢失,使老人保持精力。
于康:加强营养的同时,还要增加运动训练,这是防治老年人肌肉衰减的有效方法。每天要保证一定的运动量,千万不要忽略一些力量型的锻炼,这样可以达到增强肌肉延缓衰老的目的。比如,使用哑铃、杠铃、骑自行车、游泳等。 本报记者 马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