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赴京,还未起飞,北京的朋友就为我操心:“今儿下午和晚上预报有暴雨啊,你来干嘛?”到了北京,又有亲切嘱咐:“别到处跑啊哈,傍晚有暴雨!”于是我遵纪守法地猫在客栈里,眼巴巴瞅着窗外……就没瞅见雨下来。清晨醒来,再望窗外,还是没发现有被暴雨洗礼的迹象。
看来这雨啊,和艺术规律是一样的。经常有人会问我,艺术圈值得投资的下一匹黑马是谁啊?这我怎么知道呢?你以为前些天下了场暴雨,就能预示着下一场暴雨会怎么下吗?前一波“当代艺术”风云际会、风生水起过后,下一波一定会接着有规律地来吗?
有人以为,上一波“当代艺术”卖得火的艺术家主要出在“50后”和“60后”,接下来该是“70后”和“80后”了。他以为艺术成功的规律就像菜市场排队买菜,按前后秩序轮着来,却不知道艺术女神其实是个调皮捣蛋的家伙。她往往在你意料不到的时候和地点来,当你信心饱满地捧着鲜花在天桥底下等她按约赴会时却玩消失了。当大家都认为该论资排辈时,一个“愣头青”火了;当大家都把眼睛盯着新锐时,说不定一“糟老头”大器晚成了。这就是艺术有趣的地方。
就算我能看出一个艺术家的作品值不值得投资,但我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有怎样财力和能力的人去运作他;就算我连运作背景资料都了然,我也不知道那艺术家在火了以后会不会变,譬如变得喜欢玩法拉利超过喜欢画画了,补习爱情课程的热情胜过艺术激情了,迷上了古董艺术品投资胜过自己创作了……
我曾见颇有才情的艺术家,结个婚,生个孩儿,就江“女”才尽;才气逼人的艺术家到海外去闯荡了十数年回来就再也找不回艺术灵感的。但,当你对他们失望了二三十年后,没准他们又东山再起了。
在美术史上,几乎没有艺术界的权威准确地预言过未来,因为新艺术的价值就是在出乎人们的审美习惯,开拓人们的审美视野。它来去无踪,飘忽不定,像雾像雨又像风。就算你瞄准了哪朵云有雨,也可能一阵风把它吹走,雨没下到你头上。爱艺术,不是赌博,不能靠博一记。爱艺术,不妨把她化为自己的人生,自己的平常生活,时时用开放的心去体会,用敏锐的心去捕捉,你才会得到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