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叫彭秀英,是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王店乡祝寨村一位普通的农村党员。
今年“七一”前夕,中共河南省委追授彭秀英为2010年—2011年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不少80后、90后网友尊称她为“最美党员奶奶”。她的家乡和整个中原大地都在深切地缅怀这位可敬的老人。
车祸瞬间
一把拉开3岁幼童
在淮阳县祝寨村自己的家里,3岁的小寒硕头上还留有伤痕,父母现在给他改名叫刘英硕,意为“英雄留下的硕果”。长大后,他会明白,一位可敬的老人在生死一瞬间,用自己的生命换回了他的生存。
5月26日,繁忙的106国道,机动车不时从行人身旁疾驰而过。将近中午11时,彭秀英让孙女在百货店前玩耍,自己到国道边去卖蒜。
一米五的个头,八九十斤的身板,彭秀英站在国道西侧,与收蒜人商议、看称、算账、点钱。这时,一个两三岁模样的男孩,不知何时跑到了路中央,一辆红色厢式大货车正向孩子呼啸而来。孩子吓呆了,直愣愣地站着不动,眼瞪着大卡车不断逼近。
彭秀英没时间多想,她本能地冲向小男孩。孩子得救了,彭秀英瘦小的身躯与巨大的红色车头重重相撞。鲜血在柏油路上慢慢散开,彭秀英静静躺在那里,再也没有起来。“要不是彭秀英拉了俺孙子一把,俺就再也见不到他了!”小寒硕的奶奶哭着说。
“彭秀英离小孩大约四五米,她啥也不顾就冲了过去。眨眼工夫,拉开了小孩。”村民彭树旺说。事发时,他距现场不足10米,目睹了全过程。
平时常说
家和睦党员才有形象
彭秀英的儿子刘军淮这样评价母亲,她一生勤勤恳恳,不管大事小事,只要她看见的、知道的,都尽力帮助别人。在收拾遗物时,刘军淮发现了母亲整整齐齐压在箱子下的党费证。1966年3月,21岁的彭秀英被批准入党。
谁家的老人病了没人照看,她帮着送进医务所;村里修路、建校,她带头响应,别人捐15元,她捐50元;汶川大地震,她把平时省吃俭用省出来的零花钱捐给了灾区。“作为一名老党员,她一直都是全村党员学习的榜样。”祝寨村村委会主任彭作录说。
在家里,彭秀英是一名好母亲、好妻子、好婆婆。她无怨无悔照顾瘫痪在床的婆婆,直到老人安然病逝。2002年,她丈夫又突发脑溢血瘫痪在床,彭秀英告诉儿女们安心在外打工,自己承担起照顾丈夫的重担,8年时间每天悉心照料,尽心尽力。嫁进刘家十余年,儿媳张芬与婆婆彭秀英没红过脸、没拌过嘴,让街坊四邻羡慕不已。张芬说:“婆婆常说,家和睦了,邻里和睦了,党员才有形象,在众人面前才说得起话。”
平凡的彭秀英一直做着平凡的好事,舍己救人那一刻,她平凡的一生迸发出了最大的光芒。那是一个乐于助人的普通农民人性光辉最后的闪耀,也是一个有着46年党龄的老党员党性力量的迸发。
感动社会
普通老党员的耀眼光芒
彭秀英老人的英雄事迹经当地媒体报道后,短短几天时间,全国就有近百家网站转载,数万名网友跟帖,对她的壮举表示敬佩。
一位网友在跟帖中说:“彭秀英的壮举,让千千万万个具备善良精神、牺牲精神的人们和新老党员感到自豪!这位河南老人也是我们时代的‘最美党员奶奶’!”
网上自发建起了“党员彭秀英天堂纪念馆”,把老人的照片制作成相框和挽联,供网友祭奠和寄托哀思。党组织也用隆重的方式纪念这位优秀的共产党员。“七一”前夕,河南省委追授彭秀英为2010年—2011年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
危急关头,见义勇为;日常生活,乐于助人。彭秀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平民英雄”的精神内涵,也展现了一位普通老党员一生所能发出的耀眼光芒。
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