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觉得如今的上海比较干净,上海除了有1300万市民,还有几百万的农民工,如果每个人更注意一点卫生习惯,上海的市容市貌就会更好。
两个星期前我去采访杨浦区五角场的一个清道队,和农民工沈美兰交谈。她告诉我前不久发生的一件事:政通路上有家沿街的公司搞装修,老板把石膏粉、三夹板什么的塞到路边的废物箱里,人行道扔得都是碎砖碎玻璃。
沈美兰上前劝道:先生,废物箱是放果皮纸屑的,不是放建筑垃圾的。
老板说:侬一个扫垃圾的,啰里啰嗦点啥?
沈美兰说:只有每个上海人都注意城市卫生,争取做个好市民,上海才会更整洁,更干净。也请你尊重我们的劳动。
哦,一个不是上海人的江苏宿迁女农民工,劝一个正宗的上海老板要“争做一个好市民”,事情发展到这里就有点意思了,谁劝谁?
上海老板火了:××,我就倒在这里,哪能啦?侬扫垃圾的就要给我扫塌!
沈美兰说:你怎么可以骂人?请你文明一点。说到这里她委屈地哭了,并且立刻给陈班长打电话。陈班长说:我们先不问责任,也不问收费问题,为了城市的整洁,先把那些建筑垃圾清理掉!
三个星期前,我到鲁迅公园正门的旅游中心取旅游保险书,回家就抄近路,从公园穿过去。经过那个大湖的时候看见不少人在湖里游泳。湖边有块大牌子,上面写着几个很大的字:禁止游泳!水深2.5米!几个游完了泳在湖边擦身的人看见我好奇,就问:老阿哥,侬在啥地方游泳?
我说:我一般在游泳池游,也到会所去游过。
那泳者说:侬戆塌了,绝对戆塌了,游泳池游泳要钞票,这里游泳不要钞票,2.5米深算什么,游泳池深水区不是也有2.5米吗?
我说我不想在公园里游。他说:侬脑子肯定进水了,游泳池里摆漂白粉,这里是原生态的,清爽!
我灰头土脸地走出公园后门,顿时就觉得有些不对劲,谁劝谁?应该我劝他们不要在公园的湖里游泳,怎么变成他们劝我不要到游泳池里去游泳呢?我想我的脑子确实“进水了”,我想回过身去劝他们几句,再一想,算了。
几天前,我把我碰到的两件事告诉我的同学济鸿。他说:这种事情多啦,前几天阿关来过了,他批评我:“济鸿啊,侬为啥这样节俭,不舍得花钱?你要晓得钱生钱的道理,钱只有用,才能活。下星期我要到瑞士去旅游,想买一只‘半天星’的劳力士。侬借8万块给我,侬看我怎样把钱用活了,那种表升值。做人一定要清爽啊,济鸿!”我想自己确实有些不对,就把8万块借给他了。他刚刚下楼我就觉得不对呀,阿关是脱底棺材,每个月钞票不够用,他凭什么劝我钱生钱?我把8万元存在银行里,每天都有利息。我应该劝他不要超前消费,他凭什么劝我……
英国人比尔斯说:劝,就是傻瓜们喜欢用的以失去朋友的众多方法之一。
美国人费欧文说:劝,即是提醒我们尝试其他更隐蔽、更明智的犯罪方式。
这样幽默的带有哲学意味话我不是太懂,可是,现在世界上到底谁劝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