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9:特别报道
     
本版列表新闻
缴水电煤等公用事业费曾是上海人每个月的烦心事,而如今——~~~
缴水电煤等公用事业费曾是上海人每个月的烦心事,而如今——~~~
缴水电煤等公用事业费曾是上海人每个月的烦心事,而如今——~~~
缴水电煤等公用事业费曾是上海人每个月的烦心事,而如今——~~~
缴水电煤等公用事业费曾是上海人每个月的烦心事,而如今——~~~
缴水电煤等公用事业费曾是上海人每个月的烦心事,而如今——~~~
缴水电煤等公用事业费曾是上海人每个月的烦心事,而如今——~~~
缴水电煤等公用事业费曾是上海人每个月的烦心事,而如今——~~~
缴水电煤等公用事业费曾是上海人每个月的烦心事,而如今——~~~
缴水电煤等公用事业费曾是上海人每个月的烦心事,而如今——~~~
缴水电煤等公用事业费曾是上海人每个月的烦心事,而如今——~~~
缴水电煤等公用事业费曾是上海人每个月的烦心事,而如今——~~~
     
2012年07月27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缴水电煤等公用事业费曾是上海人每个月的烦心事,而如今——
不用排长队 不再“跑断腿”却愁滞纳费
胡晓晶 黄逸君 任竹青 陆翔
  公用事业费付费难,十来年前还是一桩烦心事。早在1993年本报“夏令热线”首次开通时,就有不少市民为此纷纷来电反映此事。现如今,市民可去就近的便利店缴费,办银行卡代扣,手机钱包随时付,还可足不出户网上缴。水电煤等公用事业费的缴付渠道是越来越多样化了,市民也渴望收费服务更人性化——

  【镜头回放】

  乘十站路车排半小时队

  当年,家住枫林路26号的王晨清老先生向本报“夏令热线”反映说,居住地周围有一大片住宅小区,可缴付公用事业费的网点却不在附近,每次去付费不但要乘十站路的公交车还要排半小时队,大热天里对腿脚不便的他,实在苦不堪言。

  在1993年,全市大约只有300个公用事业费代收点。其中一些代收点还开门迟、关门早,不少市民尤其是双职工每次为付费都要“伤透脑筋”。那时候,缴纳公用事业费几乎被看成上海人家的月度大事,水、电、煤的缴纳时间又各自错开,所以每个月都要一次次跑不同的代收点。

  1999年8月4日,《新民晚报》登出一篇《昔日付费难真伤脑筋今朝网点多方便快捷》的消息,报道了工商银行和邮政系统新开公用事业费代收,自来水公司还专门组织人力定时上街设摊收费,还将开流动收费服务车进小区。

  【现场探访】

  “出门就能缴费”越来越普遍

  十多年过去了,缴费难如今已鲜有人提及。记者来到当年王晨清先生家所在地,因为市政动迁原来的居民楼早被拆除了。周边的居民告诉记者,如今出门五分钟就是便利店,走十分钟就有银行,上下班顺路缴费很方便。记者昨天傍晚在附近的好德便利店“蹲点”,短短十分钟里就见先后3人来缴费,现场既有付现金的,也有刷信用卡的,还有刷农工商红利卡的。其间没人排队,都是半分钟搞定。

  受邀和记者同行的市南自来水公司“老法师”喻晓也不得不感慨,当年真是怎么也想不到,如今竟会有如此的“方便付”。工作了32个年头的他,当年印象最深的就是排队苦:“最怕就是眼看要轮到自己了,却突然想起还有张单子没拿,这样一来一回再重新排队,半天就废掉了。”

  据悉,1993年全市有300个公用事业费缴费网点,现在这一数字已经更新到了2万个。同时,随着“出门就能缴费”的越来越普遍,像流动收费摊和流动付费车等当年新闻里那些还算先进的做法,如今也基本上都退出了历史舞台。

  【最新变化】

  “临时滞纳族”可在付费通支付

  只听“喀嚓”一声,正坐在来福士广场的大食代里吃着午饭的刘佳,用iPh。ne4S就把电费单上的条形码拍下来了:“是给我外公外婆缴的电费,这可是孝心支付呢!我上学时,缴费要坐地铁去排队;现在上班了用支付宝,随手拍完随时就能上网付。”现如今,像刘佳这样的申城新派缴费族也越来越多,银行自动代扣、手机短信缴费、第三方快捷支付等等林林总总选择多。每个月仅在支付宝上,来自上海网民的公用事业费缴费就有4万多笔,无论是缴费金额还是人次都排到了全国第一。

  不过,缴费便利的背后还有人希望缴费再方便点。在武宁南路上的大众燃气服务点,因为出差错过了最后付款日的杨女士,就是为交滞纳金冒暑而来:“唉!为什么便利店就不能付过期的公用事业账单呢?当期的能收,过期的为什么不行啊?”旁边一位王先生也告诉记者,自己是因为没收到账单而忘记缴费,结果现在缴费“被晚点”了还要付滞纳金,虽然钱不多但总觉得“有点冤”。为此,他们都希望有关方面在对待逾期的账单上,也能开设方便通道。

  “现在在付费通网上可以进行逾期支付”。付费通总经理池晓彬支招说,为了让市民不必为滞纳金专门跑一趟,目前过期账单也能在付费通平台上缴,滞纳金可被计入下个月的账单总额,和下个月的费用合计总账,到下个月再一起网上补付。   本报记者  胡晓晶  志愿者  黄逸君  任竹青  陆翔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特别报道
   第A09版:特别报道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目击
   第A12版:法治新闻
   第A13版:早间点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奥运特刊
   第A18版:奥运特刊
   第A19版:奥运特刊
   第A20版:伦敦眼
   第A21版:伦敦眼
   第A22版:伦敦眼
   第A23版:伦敦眼
   第A24版:奥运特刊
   第A25版:体育新闻
   第A26版:文娱新闻
   第A27版:文娱新闻
   第A28版:文娱新闻
   第A29版:财经新闻
   第A30版:财经新闻
   第A31版:国际新闻
   第A32版:国际新闻
   第A33版:新民环球
   第A34版:新民环球
   第A35版:家居装潢
   第A36版:新民环球
   第A37版:家居装潢
   第A38版:社会
   第A39版:家居装潢
   第A40版:地产新闻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女性世界
   第B03版:休闲/全家乐
   第B04版:休闲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现代家居
   第B10版:现代家居/实用谋划
   第B11版:现代家居/特别提醒
   第B12版:家装之窗
   第B13版:艺术家具专版
   第B14版:广告
   第B15版:新智/人与自然
   第B16版:新智
   第B17版:E生活
   第B18版:E生活/数字世界
   第B19版:E生活/家电生活
   第B20版:E生活/数字家庭
   第B21版:新民楼市
   第B22版:新民楼市
   第B23版:新民楼市
   第B24版:新民楼市
   第C01版:新尚
   第C02版:走近大牌
   第C03版:新尚动感
   第C04版:名品风尚
   第C05版:品牌橱窗
   第C06版:城市品质
   第C07版:新尚假日
   第C08版:创意单品
   第C09版:现场表情
   第C10版:标志产生
   第C11版:秀场故事
   第C12版:美容扮靓
   第C13版:新尚专访
   第C14版:新尚画报
   第C15版:男士部落
   第C16版:明星潮事
家中自来水如有异常 不用出小区即可诉求
城市多一份清洁 生活多一份和谐
“水泥城市”咋排水 “城市静脉”常锻炼
今日投诉
市民叹:吴宝路上行路难
自家院子挖水井 公共绿地种瓜果
不用排长队 不再“跑断腿”却愁滞纳费
明日提示
微博(@夏令热线)热议·积水点
“一点一方案”交警排摸道路易积水点
广告
广告
新民晚报特别报道A09不用排长队 不再“跑断腿”却愁滞纳费 2012-07-27 2 2012年07月2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