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31日,祁东县官方网站——祁东新闻网上传了祁东县县长雷高飞在今年7月所作的一份《述德述职述廉报告》。
雷高飞在报告中称,他自2008年5月在祁东任职至今4年以来,是其“人生无愧的4年”。报告中以“低调做人、规矩做事、高调做官;为组织尽责,为人民尽力”表示,在其任职4年间,恪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不让好处使自己放弃原则,不让人情使自己违背良知,不让金钱左右自己签字的手”。
记者注意到,这份报告有一万余字,既有其任职4年来的工作总结,也有对今后工作的反思和自省。据了解,祁东县是湖南省级贫困县。2008年5月,雷高飞调任祁东县县长,在当地是一名个性官员。2008年,雷高飞在人大会上就职演讲时,曾向与会人大代表等承诺“四不”——“不偷懒、不贪钱、不贪色、不整人”。近日,包含了这四句话的雷高飞所作的《述德述职述廉报告》传到网上引发热议。
赞成者认为,官员公开承诺做廉洁官员非常有必要,是领导干部向公众表明自己的一种决心,是一种积极向好的姿态。而反对者则认为,此举有“作秀”之嫌。
县长对“不贪钱、不贪色”还要公开承诺,是不是证明当地官员的公信力下降了呢?雷高飞对此说法并不赞同。“如果一个人公开说自己身体健康,是不是就要怀疑别人的身体出了问题呢?”雷高飞认为因为自己承诺“不贪钱、不贪色”,而推断当地官员公信力下降的这种推理是不正确的。
官员在网上晒廉政承诺书,缘何会在互联网上遭遇“热脸遇到冷屁股”的尴尬局面?有法律界人士分析认为,官员公开的“不贪钱、不贪色”承诺之所以深受网民质疑,缘于一些落马贪官曾经的“廉洁形象”或“廉政宣言”使公众“很受伤”,导致公众对官员公信力产生焦虑,以致“逢官必疑”。
这位法律界人士建议,在提倡公众理性和良性质疑的同时,政府与执政者也必须在积极解答民众质疑、构筑自身公信力上作出更大努力。 法制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