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体系效率低下
美国医疗保障体系走的是公私“双轨制”,超过1.6亿人通过商业保险享有医疗服务,约4800万65岁以上老人、残障人士和需做肾脏透析的病人享有政府提供的医疗保健计划,约6000万低收入者和孕妇享有政府提供的医疗补助计划,民众医保覆盖率约为85%。
美国人均医疗支出几乎是经合组织成员平均水平的2倍。2011财年,美国包括医疗保健、医疗补助在内的各类公立医保支出高达7690亿美元,约占联邦政府财政总支出21%,是政府最大的单项开支。尽管如此,美国医疗体系效率并不高。
专家认为,美国医疗支出居高不下,一个重要原因是政府对公立医保项目只提供固定比例报销而不设支出上限,使得医院往往通过提高药价、滥用检查等途径来增收。
要报销还是要补贴
奥巴马的医改计划,实际上是希望在不对现有公立医保体系做伤筋动骨改革的前提下,实现“扩容”和“增效”双重目标。
首先,在“强制医保”条款下,通过政府医疗补助计划“扩容”,力争将医保覆盖率提高到95%。其次,由总统任命15名专家组成“独立医疗付款顾问委员会”,就削减医疗保健计划开支提出指导建议。
奥巴马的医改思路体现了明显的“大政府”倾向,而瑞安更强调“市场之手”的作用。例如在医疗保健计划改革上,瑞安提议,10年后,退休的美国人在享受医疗保健福利时,除了传统的报销方式外,还能通过“看病券”挑选各种打折医疗项目,通过政府引导的市场竞争,让保险公司和医院提供物美价廉的服务。
归根结底,瑞安是希望将目前医疗保健计划的“福利固定制”过渡到“补贴固定制”,即联邦政府不再提供固定比例的报销额度,而是提供购买医疗服务的补贴。
医改期待良性辩论
瑞安表示,提高医疗保健计划效率的希望不能寄托在专家身上。奥巴马则指出,瑞安方案可能会使老年人每年多花数千美元看病。
美国凯托学会高级研究员米切尔认为,在美国,医疗补贴制的效果会好于医疗服务限价,医疗服务限价会因经受不起游说团体的强大影响力而难以持久。
专家认为,良性辩论可以为提高美国医疗体系效率探索路径,而将对手党派的方案简单妖魔化无助于医疗体系长久稳定。蒋旭峰
(新华社华盛顿8月19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