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焦点
     
本版列表新闻
一群喜欢科学探索的年轻人在网络上建起“谣言粉碎机”~~~
一群喜欢科学探索的年轻人在网络上建起“谣言粉碎机”~~~
一群喜欢科学探索的年轻人在网络上建起“谣言粉碎机”~~~
一群喜欢科学探索的年轻人在网络上建起“谣言粉碎机”~~~
     
2012年08月21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群喜欢科学探索的年轻人在网络上建起“谣言粉碎机”
用科学知识捍卫真相、粉碎谣言
范洁 姜燕
  见习记者  范洁  本报记者  姜燕

  叶诗文的奥运成绩不合常理?给西瓜打针后,西瓜会变红变甜?……这些未经证实的流言曾在网上疯传。猜测和谣言扩散之快、辐射之广令人惊讶。

  同样基于网络平台,一群喜欢科学探索的年轻人发动起一台“谣言粉碎机”——它是泛科技兴趣社区网站果壳网的一个主题站,口号是“捍卫真相与细节,一切谣言将在这里被终结”。在倍受网友追捧的同时,它也面对这样的质疑:你们用来粉碎谣言的事实,就一定是正确的吗?

  及时击碎新闻热点谣言

  两周前,“谣言粉碎机”曾为伦敦奥运会游泳冠军叶诗文正名。

  8月1日,英国著名科学杂志《自然》在网站上发表《为什么奥运会上的卓越表现会引起怀疑》一文。文中,作者对伦敦奥运会游泳冠军叶诗文的表现提出质疑,认为她在400米混合泳最后50米成绩超过男子冠军罗切特很不合理,而她在近两年内成绩提升又近乎神速。

  当天的“谣言粉碎机”驻站编辑耿志涛回忆:“《自然》是一份权威科学杂志,它的发文必定引发巨大关注,必须尽快作出反应。”很快,“谣言粉碎机”的热门作者“瘦驼”(网名)挺身而出。巧合的是,“瘦驼”本人主攻生物学,他的夫人“tt暗号”(网名)曾是国家级游泳健将。丰厚的科学底蕴、直接的相关经验,让“瘦驼”很快找到《自然》文中的漏洞。他迅速在“谣言粉碎机”上发表文章《不要“为质疑而质疑”:对叶诗文事件的科学分析》,详细论证了“女性确实可能比男性游得快”“16岁的年纪正是运动员成绩提高最快的时候”等反驳观点。这是国内较早用科学分析回应“叶诗文事件”的文章。

  智库成员来自专业领域

  “谣言粉碎机”的操作模式是:当热点事件发生,网络谣言四起时,网站的编辑迅速组织作者,撰写科学的分析文章。从2010年11月开始,不到2年的时间里,他们已证实或证伪了近400条流言。

  “谣言粉碎机”共有3名编辑,每人联系十几名固定作者。他们有的是大学教师,有的是科研人员,有的是在校学生,专业覆盖电子、物理、化学、生物、医学等领域。它还拥有超过百人的智库,智库成员是在各科技领域内工作,能够提供专业信息的人。

  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发生后,“谣言粉碎机”在一周内连续发表13篇辟谣文章,破解了关于三角避震带、核泄漏、超级月亮、碘盐防辐射等多起谣言。

  除了热点新闻外,它还关注公众生活,经常会对许多生活细节方面的谣言发起“攻击”。比如——

  取款机上倒着输入密码会自动报警吗?

  汽车空调会散发出致癌物质苯吗?

  购物小票中隐藏着双酚A吗?

  “谣言粉碎机”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科普道路,热烈的问答、通俗的笔触、诙谐的插画、简明的图表,大大降低了科学文章的阅读门槛,让大众发现,科学并不像人们想象中那么枯燥复杂,它其实可以有趣、简单。

  实验的优势是直观有趣

  有时,“谣言粉碎机”喜欢用直观的实验寻找答案。

  今年5月,一则“黑心商贩给西瓜注射胭脂红和甜蜜素,让西瓜变得又红又甜”的消息在网络流传。入夏时节,“打针”一说就给西瓜销售蒙上阴影。

  用注射器给西瓜打针,究竟能不能打进去?西瓜表面会不会留下明显的针孔?打针西瓜和普通西瓜相比,真的能以假乱真吗?打针之后的西瓜会不会加快腐烂?“谣言粉碎机”希望用实验做一个直观的解答。

  编辑从超市采购了4只新鲜西瓜,并准备了5毫升注射器、食用色素、甜味剂溶液和桶装饮用水。为了清晰比对注入液体在西瓜内的扩散情况,实验团队特地选用蓝色色素,分别在瓜蒂、瓜脐和瓜身三个部位注射,观察是否出现变软、溃烂的腐坏特征。

  48小时后,实验团队将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西瓜切好,邀请了一名对西瓜分组情况“毫不知情”的程序员试吃,对口感和味道作出评价。这名程序员表示“注射食用色素的瓜瓤带有难以描述、令人不快的味道;注射食用色素和饱和糖溶液的瓜瓤则带有典型、浓郁的西瓜腐坏变馊的味道”。

  随后,实验团队在“谣言粉碎机”上发表了《西瓜打针实验:打针没有那么容易》一文,通过详实的图片和文字叙述了实验的过程和结果,几小时内回帖数就超过百条,随后发布的微博更有近千次转发。

  “实验的优势在于直观和有趣,有时不见得会有颠覆性的结果,但能激发读者的兴趣。”耿志涛是“谣言粉碎机”里出名的“实验党”,他编辑的第一篇稿件,就是通过“亲口”实验,对“灯泡塞进嘴里就拿不出来”的网络传言证伪。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法治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财经新闻
   第A18版:财经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艺术
   第A20版:2012上海书展特别报道
   第A21版:2012上海书展特别报道
   第A22版:2012上海书展特别报道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长三角周刊
   第B02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B03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B04版:职场方圆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旅游·城市
   第B10版:旅游城市/精华路线
   第B11版:旅游城市/世界别处
   第B12版:旅游城市/域外风情
   第B13版:读者俱乐部
   第B14版:读者俱乐部
   第B15版:读者俱乐部
   第B16版:读者俱乐部
   第B17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8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9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0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1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2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3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4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5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6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7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8版:地产新闻
欢迎网友对辟谣过程挑刺
用科学知识捍卫真相、粉碎谣言
面对流言先问自己“这是真的吗?”
广告
新民晚报焦点A05用科学知识捍卫真相、粉碎谣言 2012-08-21 2 2012年08月2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