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2:焦点
     
本版列表新闻
~~~——听巴城渔民讲述养殖阳澄湖大闸蟹的故事
~~~——听巴城渔民讲述养殖阳澄湖大闸蟹的故事
~~~——听巴城渔民讲述养殖阳澄湖大闸蟹的故事
     
2012年09月28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谁知盘中蟹 只只皆辛苦
——听巴城渔民讲述养殖阳澄湖大闸蟹的故事
姜燕
  特派记者  姜燕

  “中秋、国庆长假一到,我们就忙煞了,三顿饭要并作一顿吃了!”双节将至,江苏昆山巴城的渔民蟹馆都摩拳擦掌,准备迎接大批涌至的食客。

  每年9月底到12月,是养蟹人一年中最忙也是最快乐的日子。昨天,记者跟随巴城养蟹第一人进入阳澄湖蟹田,登上水中船屋,听他讲述大闸蟹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一年只在家里住几天

  穿过自家的船餐厅,65岁的王关根灵活地走进蟹笼区,踩着狭窄的木板,稳稳地跨到大船旁的水泥船上,用力一拉,“轰隆隆”的马达声中,船向阳澄湖中的蟹田驶去。

  老王自小生长在阳澄湖,年轻时以打鱼为生,42岁开始养蟹,是巴城区阳澄湖第一个围网养蟹人。如今家里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可他依然自己照看蟹田,一年当中只有几天在家里住,其他时间都住在湖里。

  大约20分钟后,船驶入一片养殖区。高出水面约1米的围网中,留出一条约20米宽的水路。两侧围网将水面划分成若干块,分属不同的渔民。这里有老王家的一块水面,约50亩,他家共有160亩水面,分散在几处。

  打开水门,老王将船慢慢靠近水中一处船屋,这便是他平时在湖中的栖身之所。水中另一处搭起的小“岛”上露出一条小狗的身影,老王说,晚上有人来偷蟹,小狗就叫。不过偷蟹的人很难抓到,只能用电筒光把对方吓跑。

  舍不得花钱请人帮忙

  往年阳澄湖起蟹的日子是9月28日,今年提早了几天,由于客户迫不及待想要尝鲜,老王9月22日便开始起蟹,几天来起了50多公斤,已经卖了大半。

  老王解下靠在船屋边的小木船,撑起竹篙驶向围网边起地笼。起过这一次蟹后,就要等10月下旬再抓了。“抓起的蟹要先饿几天吐清泥沙才好吃,之后还要给它们买河蚌、螺蛳,不喂食的话,蟹又会瘦下来。”

  船靠上围网,老王拉住一根尼龙绳,用力提起一条地笼,将蟹倒在船上的笼中。地笼状似长龙,中间每隔一段有一个铁制圈环撑起,两端开口一头扎住一头放开。绕围网一周,起了四五条地笼,花了半个小时。毕竟年纪大了,老王做完这些活,有点累了。他说,现在还在湖里干活的都是他这个年纪的人,年轻人基本上都上岸了。他家也请过人帮忙,可是去年人工费每人每天110元,今年涨到150-160元,老王觉得那些人上午9时来,下午4时走,只做几个小时,这钱花得太亏了,他宁可自己吃点苦。“我慢慢做,急什么?”

  湖居条件今年才改善

  吃蟹的人只知道大闸蟹好吃,谁知道养蟹人的辛苦?老王这间船屋,木板墙的漆刷得亮亮的,安的是塑钢窗,船头一间放着张方桌,权作客厅,中间是卧室,船尾一间是厨房。这是今年才建好的,以往20多年他住的那条船就是用竹子搭起的简易棚屋,已经用了好多年。一到夏天,蚊子多得不得了。去年家里在湖边的蟹舫苑新区重建了一幢豪华的船餐厅,旧餐厅拆下的材料老王舍不得扔,拿来改善自己在湖里的居住条件。

  “养蟹就像养小孩,得多用心才行。”老王说,每年3月投蟹苗,7月就得仔细看着。投蟹苗时像捧着宝贝,指甲盖大的蟹苗,得靠着船边小心翼翼地放下去。蟹一生要褪好几次壳,褪一次壳长大一次。褪壳时最脆弱,“别看蟹壳这么硬,褪壳的时候软得就像蜗牛,半个小时后新壳才能硬起来。”老王说。湖里的水草如果不够,还得买水草,让蟹在褪壳时有处藏身,避免被鱼虾吃掉。

  养蟹也是靠天吃饭,他家160亩水面,放6万尾蟹苗,每年收获的蟹不到3万只,能长到值钱的分量的只有40%左右。一公斤十一二个的小蟹不值钱,只卖3元一个。遇上发大水的那一年,蟹基本绝收。还有一年热得不得了,蟹在褪壳时全晒死了。可是,不养蟹又能怎么办?老王指着船里水里的网具说:“不养蟹,我这些行当就得丢掉,120条地笼,一条100多元,损失太大了。”

  凌晨二三时进湖起蟹

  卖蟹的旺季,养蟹人白天在店里忙,夜里还要去起蟹。凌晨二三时,开船到湖中起蟹。现在天气还行,西北风刮起时湖上很冷。老王说,夜里非得起蟹不可,否则蟹在笼里会坚持不懈地往外逃,时间久了,钳子会把笼夹断。夜里起蟹时,拉起一条地笼,满满的都是蟹,张牙舞爪,甚是壮观。人虽辛苦,心里却甜。

  老王是这一带的养蟹带头人,刚开始养蟹时,大闸蟹还没什么市场,1公斤只卖30元。他也算得上有眼光胆量大的。第二年,蟹价就涨到1公斤100元,第三年更是翻到400元1公斤。不过,成本也在翻番,最初水面的租金一亩是7元,现在要180元了。养蟹的过程中,要投入玉米、带鱼、小鱼等饲料,这些价钱也不菲。尤其是大闸蟹生长最重要的8月份,要喂足带鱼,两天就要撒一次食,否则蟹不肯长肉。

  阳澄湖养蟹的管理也是越来越严。最早的时候,老王家有400亩水面,后来养蟹的人多了,围网把整个阳澄湖围了个密不透风,几乎没有开阔的水面,污染严重。政府要求退网还湖,只能在湖岸边养,于是他家的水面只剩下现在的160亩。老王说,自家养自己做餐饮,赚的才能多些,所以很多渔民家都开了饭店或农家乐。那些只养蟹,等着别人上门收的渔民,一年辛苦只能赚十多万元。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广告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十年之变
   第A05版:十年之变
   第A06版:要闻
   第A07版:要闻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综合新闻
   第A10版:评论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焦点
   第A13版:科教卫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秋令热线
   第A16版:目击
   第A17版:目击
   第A18版:社会新闻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法治新闻
   第A21版:中国新闻
   第A22版:中国新闻
   第A23版:早间点击
   第A24版:上海购物节专版
   第A25版:财经新闻
   第A26版:财经新闻
   第A27版:广告
   第A28版:国际新闻
   第A29版:国际新闻
   第A30版:国际新闻
   第A31版:文娱新闻
   第A32版:中华艺术宫·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特别报道
   第A33版:文娱新闻
   第A34版:文娱新闻
   第A35版:体育新闻
   第A36版:体育新闻
   第A37版:上海市第一届市民运动会
   第A38版:体育新闻
   第A39版:职场方圆
   第A40版:广告
   第A41版:新民环球
   第A42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43版:广告
   第A44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A45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A46版:新民环球/商界
   第A47版:广告
   第A48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A49版:广告
   第A50版:广告
   第A51版:广告
   第A52版:广告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女性世界
   第B03版:休闲/全家乐
   第B04版:休闲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现代家居
   第B10版:实用谋划
   第B11版:现代家居/我的经验
   第B12版:艺术家具专版
   第B13版:艺术家具专版
   第B14版:现代家居/设计谋划
   第B15版:广告
   第B16版:家装之窗
   第B17版:家居装潢
   第B18版:地产新闻
   第B19版:广告
   第B20版:新智
   第B21版:新智/人与自然
   第B22版:品牌故事
   第B23版:家居装潢
   第B24版:家居装潢
   第B25版:E生活
   第B26版:生活/数字世界
   第B27版:E生活/家电生活
   第B28版:E生活/掌上天地
   第C01版:新尚
   第C02版:2012上海劳力士大师赛特刊
   第C03版:2012上海劳力士大师赛特刊
   第C04版:2012上海劳力士大师赛特刊
   第C05版:2012上海劳力士大师赛特刊
   第C06版:2012上海劳力士大师赛特刊
   第C07版:2012上海劳力士大师赛特刊
   第C08版:2012上海劳力士大师赛特刊
   第C09版:2012上海劳力士大师赛特刊
   第C10版:2012上海劳力士大师赛特刊
   第C11版:2012上海劳力士大师赛特刊
   第C12版:2012上海劳力士大师赛特刊
   第C13版:2012上海劳力士大师赛特刊
   第C14版:2012上海劳力士大师赛特刊
   第C15版:2012上海劳力士大师赛特刊
   第C16版:2012上海劳力士大师赛特刊
谁知盘中蟹 只只皆辛苦
正宗阳澄湖大闸蟹肉有甜味
广告
新民晚报焦点A12谁知盘中蟹 只只皆辛苦 2012-09-28 2 2012年09月2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