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这样的情形有望得到改变。记者昨天从市文明办、市教委获悉,本市已在金山、奉贤、浦东、崇明等区县率先建立起9所全国级乡村学校少年宫、29个市级乡村学校少年宫,并已投入运行。今后,“乡村学校少年宫”将逐步覆盖上海所有乡镇。
不设学科类项目
“学校少年宫”建在校园,由学校现有的各类活动室、实验室扩容和升级而成。“七色花少年宫”“太阳花少年宫”“彩虹少年宫”……一个个充满朝气的名字,寄托着乡村学校少年宫的创办宗旨——让孩子们感受童年的快乐,培养阳光的个性,拥有梦想。
奉贤区四团小学校长胡爱花说,建设少年宫之前,学校在全校学生和家长中展开问卷调查。结果发现,95%以上的学生双休日不参加任何学习班和培训班,在被问到“是否希望双休日能参加像少年宫或学校组织的活动”时,每一个孩子都回答了“是”。文体类、科普类、社会实践类的项目分列最受学生欢迎项目前三名。
不设学科类项目,让孩子们自由选择,是每一所乡村学校少年宫共同的坚持。在浦东新区石笋中学,老师们采纳了学生的建议,增加了棋类项目,将传统的刺绣改成了更易上手的“十字绣”,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锣鼓书改编成表演剧,激发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渴望。
统一开发“资源包”
除了40万元的前期建设经费,全国级乡村学校少年宫每年可以获得10万元运行费用,市区级少年宫也将获得相应的运行经费。
各校除了组建由本校相关科目教师组成的辅导队伍外,还组建了一支科艺中心辅导教师、社区文化中心指导教师、民间艺人、家长志愿者等组成的辅导员队伍。
即便如此,记者了解到,寻找师资和课程开发仍是各校遇见的普遍难题。一些项目不得不面临着一名老师独臂支撑的局面。中福会少年宫计算机主任冯耀武透露,为了让更多农村孩子也能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受市文明办委托,中福会少年宫开发完成了《信息技术》、《创新科技》、《墨画与书法》等3个资源包,将逐步下发到各乡村学校少年宫,更多资源包也在陆续开发之中。同时,“乡村学校少年宫”网上信息平台也已开通,供广大基层学校分享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