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几个闺蜜闲坐喝茶聊天。女人间的话题聊来聊去,自然少不了讨论衣物这些身外东西。L说,不知为什么,最近自己竟然没有了逛街狂购的欲望。看着满大街的时装,竟然发现突然没有了以前着魔般的热情。几个中年女人大笑,竟然一起嘲笑她一番,这是衰老的表现呗,充分说明你已经老了。谁知,L却一本正经地说,现在觉得,年纪越大,需要的越少。所以看着以前衣柜里琳琅满目的衣服,反而无从下手,不知所措。感觉是越简单越好。众人听完,想了想,不禁寂然。
一天在存储一个因工作联系需要记下的号码时,发现自己的手机SIM卡内居然存储已满,没有任何空间可供存下。卡内通讯录长长的一大串名单,看着颇为壮观。翻着名单,却发现,起码三分之一的人,自己至少有半年没有联系,也就是说,和我的生活可以说是几乎没有关系。那为何有这么多电话号码和人?仔细翻了翻,有的电话号码只记着一个姓,绞尽脑汁地回想了半天,居然想不起来,这人到底是何方神圣?究竟在何时何地结识?还有的人,无非是一场饭局,趁着酒酣耳热之际,信誓旦旦地引为知己,相约下一次见面。其实记下电话的同时,也就意味着遗忘,就在小小的一个城市里,基本也难相见。还有的电话牵着的人,是旧识,有同学,有旧同事,旧相识。即使某天心血来潮地拿起电话,却早已没有了昔日的无间,只好说着一些无关痛痒的言语,反而造就了距离。并不是不怀念曾经共同经历的美好时光,然而,毕竟只是上一程的风景,境已变,情已逝,情何以堪。倒不如,痛痛快快地来个相忘于江湖,反而坦荡真实。事实上,你在这个世界上,与你联系的,也不过是屈指可数的数个家人、同事、朋友,完全没有必要去敷衍其他的人。
细一想,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年轻时,踌躇满志,胸怀天下,满眼都是功和名。要做事业,争功名,住别墅,开豪车,身心疲惫地在浮华世界里苦苦打拼。其实,岁月漫长,人生苦短,哪里需要那么多的身外之物?
倒不如,删繁就简,顺着岁月行进。在时光中,一路前行,抛弃那些虚妄的、浮躁的功名,问问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到底要达到什么样的生活状态?郑板桥说,“删繁就简三秋树。”我们也不妨像一棵秋天的树木一般,确定自己的真实面目,逐渐学会去忠实这个面目,然后剥离掉一切的虚荣浮华,努力去争取最需要的水、空气和阳光,而不让生命去承载那些多余的累赘。在所有的繁花绿叶褪尽之后,简简单单却无比真实地存活着。这,也是一种立足之境界,人生之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