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2:读者之声
     
本版列表新闻
~~~近年来媒体报道多有偏差,王有发后人要求更正
~~~近年来媒体报道多有偏差,王有发后人要求更正
~~~近年来媒体报道多有偏差,王有发后人要求更正
~~~近年来媒体报道多有偏差,王有发后人要求更正
~~~近年来媒体报道多有偏差,王有发后人要求更正
~~~近年来媒体报道多有偏差,王有发后人要求更正
~~~近年来媒体报道多有偏差,王有发后人要求更正
~~~近年来媒体报道多有偏差,王有发后人要求更正
~~~近年来媒体报道多有偏差,王有发后人要求更正
~~~近年来媒体报道多有偏差,王有发后人要求更正
     
2012年10月03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鸽蛋圆子”创始人名字籍贯有误
近年来媒体报道多有偏差,王有发后人要求更正
方毓强

    今年68岁的王忠德先生向本报反映:他已故双亲王有发、常玲娣,在上海首创了名点“鸽蛋圆子”,但近年来上海的一些报刊、电视台对此报道时总是出现偏差。例如,把其父的名字错写成“王友发”,籍贯也错写成“苏州”。另外,在介绍这道名点制作过程时也多有错误发生。

    记者查看了王忠德带来的相关户籍证明,看到其父的确应为“王有发”,籍贯是“河北省”。记者又通过网络广泛查阅,近年来各媒体之所以出现上述错误,是由于1998年6月27日,上海一张报纸曾经刊登一篇题为《鸽蛋圆子传形更传神》的文章,上面就出现了“王友发”、“生于苏州”等字眼,于是就以讹传讹,以至于今,其中包括“百度百科”,误传的影响面巨大。

    记者从王忠德处了解到,其父王有发出生于1896年,上世纪30年代定居上海。因为会做京点、苏点、冰糖花生糖、糖山楂等,所以就到上海黄浦区的戏院、书场叫卖这些休闲食品。只是到了盛夏,就无人问津了。于是王有发、常玲娣夫妇开动脑筋,自创了用薄荷做成的糯米甜品,清凉解暑,入口即化,因外形小巧玲珑像鸽蛋,故名。由于深受欢迎,就在自家开设起工场,向外批发。解放后,家庭作坊被并入邑庙区糕点工场,后又并入大方糕饼厂。当时中央政府及市政府在锦江饭店等曾经招待过外国政要,受到好评,因而成为上海的一道名点。

    王忠德告诉记者,双亲先后于1971年、1990年去世,后代也未继承父业,但懂得制作技术,并无媒体所称“其间不断翻炒”等过程。他希望得到更正,以便为历史留下真相。

    本报记者  方毓强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中国新闻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中国新闻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目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文娱新闻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家居装潢
   第A12版:读者之声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体育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B01版:心理周刊
   第B02版:心理/人际
   第B03版:心理/情感
   第B04版:上海闲话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房屋漏水似癌 居民困苦谁解
电线垂落隔离栏 是否有电路人忧
“鸽蛋圆子”创始人名字籍贯有误
装卸货物上下客 车辆停在斑马线
酒店广告“登”上轨交横梁
公交车上曝“家臭”
非机动车进出口 竟然放着广告牌
老人烧饭是“锻炼”
一车藤椅停路边 摊主悠闲等生意
3.5升油箱怎会加进4.4升油?
新民晚报读者之声A12“鸽蛋圆子”创始人名字籍贯有误 2012-10-03 2 2012年10月03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