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下午,两条海豚在崇明县北堡港外口2公里处先后搁浅,它们不离不弃令人动容。经过持续一天的救助、寄养、放生,昨天下午,两条海豚经由长兴岛被运送到长江北港水道,重归长江水域。本报记者目击整个放生过程。
搁浅 情深
前天下午4时10分许,崇明县东旺沙边防派出所接渔民报警,在崇明县北堡港外口2公里处,有两条海豚搁浅。接警后,多位民警立即赶往现场。
记者从民警处得知,他们赶到现场后,发现港口外的滩涂上确有两条海豚。其中一条已经无法动弹,另一条还能够自主游动,令人惊奇和感动的是,后者始终不离不弃陪伴在同伴身旁,疑似“情侣”。民警借助渔民的一艘小船靠近海豚,用绳索将海豚固定,拖至水较深的地方。但由于退潮,水位持续降低,无法将海豚引至河道内。下午5时许,两条海豚已完全“脱水”。
民警和渔政部门借用渔民的床单和塑料泡沫,将海豚置于其上,拖行一段距离后,再10多人合力,将海豚搬运上车。在此过程中,需不断用水冲洗海豚的身体,帮其保持体温和滋润身体,并清理鼻孔上覆盖的淤泥,以免窒息。“整个救援过程中,两条海豚形影不离。一旦分开它们就极不配合,只要在一起,马上会温顺地配合救援,伉俪情深让人惊叹。”
暂养 运输
前天深夜10时许,两条海豚被转移至距离港口约3公里、封闭的随塘河临时“寄养”。
昨天上午,专家对海豚的健康状况作了“摸底”,认为放生是最佳途径,且可以回归长江。下午2时许,民警和渔政人员开始重新将海豚“请”上岸。先用渔网将两条海豚引导至一处,然后渔政人员穿上下水裤,将担架慢慢伸到海豚下面。海豚很聪明,并不挣扎。几人合力,将海豚重新抬出水面。
记者看到运输海豚的“特种”车辆,是一辆普通的卡车,但在厢体四周用木板拦起,再挡以厚实的防水布,灌满水。卡车顿时成了一个移动的水池。两条海豚安静地躺在里面,仅背鳍露出水面。一路上,仍有渔政人员不断用水泼洒海豚背部。放生地址最后确定在长兴岛新渔港码头。
受伤 放生
昨天下午4时许,记者跟着运送海豚的卡车,在东旺沙边防派出所警车的一路护送下,来到位于长兴岛东北侧、合作路附近的新渔港码头,随行的还有渔政部门和上海市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工作人员。
放生前,开始了简单的测量。两条海豚分别身长2.2米和2.5米,据估计重约100公斤和150公斤。“它们应该是糙齿海豚或瓶鼻海豚其中的一个品种。”“长江口发现的海豚较少,像这样一下子就两条,很少遇到。”
记者意外发现,海豚容身的卡车厢体“水缸”,水严重泛红,像是“血水”。海豚受伤了!渔政人员称,在救助和搬运海豚的过程中,海豚有几处浅表外伤,“一条背鳍和胸鳍有伤口,另一条鼻子受伤,但伤势不严重,可以放生。”
考虑到河水涨潮,此时贸然放生,河水会依旧将海豚推送回离岸较近水域,且港口附近船只密集,对海豚有伤害。最终,渔政人员和民警用担架将海豚搬运上船,上覆海绵,不断冲水,行驶了约45分钟后,将海豚运送至距离港口约18公里的长江北港水道崇明东滩浅滩正南方向水域放生。
记者跟随运送船只驶上江面。昨晚5时17分,两条海豚终于重新投入了长江水域怀抱。
本报记者 陈浩 朱全弟
(现场视频请见新民网www.xinmi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