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十一黄金周”,广西巴马成了18万各地游客的“祈寿”热地,80多位百岁寿星每天接待游客的时间竟长达一个“班头”(8小时)。与寿星闪光灯合影、寿星抚摸头顶、寿星接受小红包……寿星们忙得不亦乐乎。
如今这么多人向往长寿,巴马寿星集体操劳,闻之而喜忧交加,不禁回想起3年前探访巴马长寿村的情景。
那次,我们一路饱览巴马的青山绿水,来到巴马村。长寿村坐落在碧峰逶迤的山脚下,一条清澈的小河泛着波光依山蜿蜒。巴马长寿明星黄乜妈的宅堂是挂了牌子的景点之一,一男二女3位老寿星都在百岁以上,其中106岁的黄乜妈算是最年轻的。令人难以置信的是,黄乜妈那双“鹰眼”炯炯有神,寒光逼人,尽管脸上皱纹密布,但难掩其年轻时的俊俏风韵。
据说,黄乜妈是这家丈夫的第二个老婆。清末出生的丈夫116岁,身穿织锦缎寿星衣裳,正连续不断和游客合影。第一个老婆坐在里边的长椅上,伏在茶几上给游客写字留念,她和黄乜妈以姐妹相称。黄乜妈则坐在门口处拨弄着一堆豆秆,时不时抬起那双“鹰眼”打量着鱼贯而入的游客。
无论是团队的还是自由行散客,进屋前都被悄悄地告知:拜见老寿星要准备送一个不限金额的小红包。
这下可令我犯了难:立时三刻红纸包哪里来?金额不限,但到底放多少为妥?进得屋去,2个犯难问题倒迎刃而解:见3 位老寿星拿了小红包后,抽出的钱放入一个塑料袋后就把红纸包搁在一边,我们随手拿一个就行;然后,悄悄问人家放多少钱,得知有8块10块的,也有18块的,更有小老板放118块的。哦!原来,确定红包金额的自由度很高。在如此虔诚拜见老寿星的首次体验中,一旦有了从众的标准底线,这个难题也顿消。
游客们无论男女老少,无不怀着好奇、兴奋、虔诚的情绪将小红包递给老寿星,或许老寿星们早已习惯了众目睽睽之下的收受,很自然地把红包拆开,抽出钞票,然后说一声谢谢,然后和你合影。寿星老皱的脸庞已不可能笑出灿烂的表情,合影的结果就看你的运气了。
随后又走访了几家不挂牌子的老寿星家。静静的堂屋中,他们安详地坐着微笑和你打招呼,甚是平和自然,绝无因少有人参观小红包拿得少的失落感。
如今,巴马已不再是海南、深圳、广州一带游客的老熟地,随着这几年知名度的不断提升,全国的自驾游客逐年增多,以致“黄金周”来访的自驾车排了几公里。巴马的生态农产品也日益受到青睐,碧山绿水间的“命字河”已然成了巴马的新地标;有巴马母亲河之称的“盘阳河”水早已被罐装,甚至出现在上海一些角落里。围绕人人期望的长寿之愿,巴马自然成了旅游新热点。
其实,广西巴马之所以能成为世界著名的“长寿之乡”,除了独特的自然环境,与其平静、纯朴、自然的生活也有关系。如今,18万“长寿游”大军的蜂拥而来,老寿星频繁接拆小红包的过劳,反复合影强烈的闪光灯无数次的闪烁,对寿星们的健康恐怕都是不利的。
国人自古就有崇拜情结,古人拜神,今人追星,如今欲为己祈寿,而蜂拥“朝拜”“寿星”,其情其景真叹为观止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