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届中国工博会上,来自海内外的1648家企业在七大专业展区同台竞技,带来工业自动化、新能源装备、信息通信等各个领域的最新技术和产品。面临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大背景,不少制造业企业纷纷喊“冷”,但记者在工博会各大展台却感受到阵阵“热浪”,展示、交易、咨询,各大展商忙得不可开交,企业在转型调整中酝酿生机。
高端展商看好中国市场
今年以来,部分制造行业业绩滑坡,订单减少,不少业内人士感叹,制造业的寒冬来临。但记者走访展馆发现,各展馆前人头攒动,特别是高精尖技术机械装备展台前人气很旺。
本届工博会是迄今参展规模最大的一届,参展企业达1648家。其中,境外参展商不降反升,共计419家,占25.4%,来自美国、德国等23个国家和地区。
中国台湾台达集团重磅出击,以近300平方米展台高调亮相,成为工业自动化展区规模最大的参展商。台达集中展示了在能源管理领域的产品及技术,其中“台达智能监控与管理系统”是本届工博会大会评奖推荐产品,成为展示亮点。台达还首度在中国发布“共创智能绿生活”的品牌新形象。董事长海英俊说:“我们看好中国大陆市场,相比美国和欧洲,这里的机会明显更多。”
随着工博会知名度提升,今年吸引了大批企业首度参展。如在工业机器人领域,除了ABB、FANUC、KUKA、史陶比尔等“老面孔”外,沈阳新松机器人、那智不二越、安川电机、德国斯图加特机器人等均属首次亮相工博会。
工业转型加快前进步伐
本届工博会上,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信息产业、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主角,物联网、集成电路、太阳能光伏、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等细分领域有一批创新成果展出。
作为世界上少数几家能生产高端投影光刻机公司之一的上海微电子装备有限公司首次参展,展出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的投影光刻机系列产品。作为复杂精密的大系统,其是精密光学、机械、控制和材料等先进科学技术和工程技术共同交叉融合的产物,具有极大的技术带动作用。
本届工博会上,物联网的技术和应用成果展示占据了相当比例。上海一家企业将先进的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激光打标技术、3G/4G无线通信等技术应用于企业信息化,提供综合的物联网系统解决方案。会场展示的手持机、移动供应链软件、质量追溯软件和激光打标机等展品,可解决国内仓储及供应链存在的问题。如激光打标机加载有特殊墨水,结合手持机,能大幅提高光亮物体表面上条码的识别率,适合于电子、汽车、轮船等行业。
工博会展示的技术和产品反映了近年来国家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鼓励创新驱动的工业发展导向的成果。国家工信部副部长苏波评价说,工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主战场,未来中国工业转型的步伐将在积累更多先进技术的基础上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