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纯电动车好比“种树”
主场作战的上汽集团“领跑”,7款新能源汽车亮相,包括:“新鲜上市”的荣威E50纯电动轿车、上海牌Plug-in燃料电池轿车、荣威新750Hybrid混合动力轿车、荣威550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君越混合动力轿车、朗逸纯电动轿车、申沃纯电动大巴,以及最新开发的动力电池系统、电驱系统、电力电子等新能源自主关键零部件。以中国首款在全新平台上自主研制的量产电动车荣威E50为例,传统燃油车每年的碳排放量接近3吨(相当于160棵树木的吸收量),E50因为采用纯电驱动,刹车不“泼油”还可能量“反刍”,开一年E50相当于种下160棵大树,真正做到了零污染、零排放。
电动汽车曙光已显现
在上周末的浦江论坛新能源车分论坛上,针对本报近期所作的新能源车系列报道,上海国际汽车城总经理荣文伟承认新能源车“起步不易”:“由于初期跨省市充电设备配套难,所以纯电动汽车更适合同城开开上下班的路,而且最好还是家里的第二辆车。”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院长余卓平指出:“过去中国企业做新能源车都是谈单一产品性能,如加速时间多少。现在则开始谈技术的产业化,包括可靠性、成本控制等。我感到中国电动汽车的曙光已显现。”据悉,“十二五”期间,申城新能源汽车新增研发和产业化投资将达100亿元,到2015年沪产新能源车产能有望达6万-10万辆,届时将有5-8款全新开发的新能源乘用车供消费者选购。本报记者 胡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