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评论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12月12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英国人过马路
邵宁
  邵宁

  在人们的印象中,欧美国家的人都很遵守交通规则,行人过马路严守“红灯停、绿灯行”,循规蹈矩的英国人更是如此。不少人还以此教育国人,说我们乱穿马路的行为,体现出和外国人文明素质的差距。但此次在英国学习一个半月,马路上的情景让我大跌眼镜。

  英国的路口,红绿灯下大多有行人通过的按钮,按下后,过一会儿绿灯就会亮起。但在大马路或繁忙的路口,往往也要等上两分钟。刚到伦敦过马路,红灯亮起,大家都等在路口,但不一会儿,有几个英国人看看左右无车,大步穿过了马路,这时候,信号灯分明还是红的!后来,我们发现,这种情况并不鲜见,特别是小马路。而且,乱穿马路的男女老少都有。有时候在红灯前老老实实等候着的,只有我们几个中国人。

  前几天,我去伦敦的国家剧院看话剧。在距剧院不远的路口,正值晚高峰,交通繁忙,但人们依然抢在机动车之前乱穿马路,以致有辆轿车无法正常通行,司机愤怒地鸣响了喇叭。这也是我在英国40多天听到的唯一一次乱鸣号。

  最近,网上调侃中国人过马路:“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在英国,似乎连一撮人都不用凑够,只要没车,抬脚就过了。

  英国人一直都这样过马路?就我自己的经验来看,并非如此。我14年前来过英国,那时秩序比现在好很多,在路口,行人都很有耐心地等候绿灯亮起,几乎没有人乱穿马路。和英国朋友交流起这种情况,他们也面现尴尬。究其原因,有的说是信号灯设置不合理,红灯时间太长,人们不愿意等待。还有,近年来,从世界各地而来的移民大增,如伦敦的人口在几年内就从600多万人增加到了800万人,或许新移民把交通陋习带到了英国,很快“传染”给了一板一眼的英国人。

  当然,英国人的许多文明礼仪还是值得我们学习:机动车绝不随意加塞变道,转弯时礼让行人;街上干净,无人乱扔垃圾;公共场所不闻争吵声,拥挤的地方总可听见“sorry(对不起)”……只是,乱穿马路的情况提醒我们:人群的文明素养并非一成不变,可以从差变好,也可以从好变差。上海也应以此为鉴。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焦点
   第A08版:目击
   第A09版:科教卫新闻
   第A10版:民生新闻
   第A11版:法治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早间点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广告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心理周刊
   第B02版:心理/人际
   第B03版:心理/情感
   第B04版:上海闲话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汽车周刊
   第B10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1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2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3版:汽车/汽车资讯
   第B14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5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6版:汽车/汽车资讯
   第B17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8版:教育周刊
   第B19版:教育周刊/每周聚焦
   第B20版:教育周刊/校园内外
   第B21版:教育周刊/升学指导
   第B22版:教育周刊/早教沙龙
   第B23版:人才/留学移民
   第B24版:人才
   第B25版:广告
   第B26版:广告
   第B27版:广告
   第B28版:品牌透视
商家丢了什么?
英国人过马路
媒体视点
立新法给急救车让路要明确可行
安全带问题,莫非也是中国式?
点错“小数点”是慈善机制的“疏忽”
标志性建筑
新民晚报评论A04英国人过马路 2012-12-12 2 2012年12月1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