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们的印象中,欧美国家的人都很遵守交通规则,行人过马路严守“红灯停、绿灯行”,循规蹈矩的英国人更是如此。不少人还以此教育国人,说我们乱穿马路的行为,体现出和外国人文明素质的差距。但此次在英国学习一个半月,马路上的情景让我大跌眼镜。
英国的路口,红绿灯下大多有行人通过的按钮,按下后,过一会儿绿灯就会亮起。但在大马路或繁忙的路口,往往也要等上两分钟。刚到伦敦过马路,红灯亮起,大家都等在路口,但不一会儿,有几个英国人看看左右无车,大步穿过了马路,这时候,信号灯分明还是红的!后来,我们发现,这种情况并不鲜见,特别是小马路。而且,乱穿马路的男女老少都有。有时候在红灯前老老实实等候着的,只有我们几个中国人。
前几天,我去伦敦的国家剧院看话剧。在距剧院不远的路口,正值晚高峰,交通繁忙,但人们依然抢在机动车之前乱穿马路,以致有辆轿车无法正常通行,司机愤怒地鸣响了喇叭。这也是我在英国40多天听到的唯一一次乱鸣号。
最近,网上调侃中国人过马路:“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在英国,似乎连一撮人都不用凑够,只要没车,抬脚就过了。
英国人一直都这样过马路?就我自己的经验来看,并非如此。我14年前来过英国,那时秩序比现在好很多,在路口,行人都很有耐心地等候绿灯亮起,几乎没有人乱穿马路。和英国朋友交流起这种情况,他们也面现尴尬。究其原因,有的说是信号灯设置不合理,红灯时间太长,人们不愿意等待。还有,近年来,从世界各地而来的移民大增,如伦敦的人口在几年内就从600多万人增加到了800万人,或许新移民把交通陋习带到了英国,很快“传染”给了一板一眼的英国人。
当然,英国人的许多文明礼仪还是值得我们学习:机动车绝不随意加塞变道,转弯时礼让行人;街上干净,无人乱扔垃圾;公共场所不闻争吵声,拥挤的地方总可听见“sorry(对不起)”……只是,乱穿马路的情况提醒我们:人群的文明素养并非一成不变,可以从差变好,也可以从好变差。上海也应以此为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