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岁的黄海9年前当了业委会副主任,不久之后接了主任的班,当时差不多可以算是上海最年轻的业委会主任了。他到业委会任职,也属偶然。阳明新城建好后由开发商下面的物业公司管理。几年后,业主们对老物业的账目生出了疑问,但多数人又看不懂。黄海是从事审计工作的公务员,看得懂账目,人又热心,所以就被推选进了业委会。2005年,黄海提出,物业费包干制的形式,不公开,不透明,缺乏监督,建议采用国外较为普遍的酬金制,即业主每年向物业公司支付10%的酬金,掌管90%的物业费及其使用。
阳明新城的物业管理处在小区角落一间小屋里,屋子里的一侧墙上挂满了锦旗。从2004年起,申能物业接手阳明新城的物业管理,2005年开始采用酬金制管理模式。物业经理李洪说:“酬金制的好处是给出了一个底线,保证了物业公司的收入。同时,我们替业主代管物业费,物业管理凡要花钱,都须在业主的允许和监督下进行。”
在阳明新城,物业支出只要超过2000元,都须经业委会同意,动用维修基金(5万元以上)则须经业主大会通过。物业每半年向业委会公布账目,包括人工费、绿化保养费、电梯费、水电费、零星维修费等。每两年,业委会请专业审计事务所对账目进行审计。迄今为止,没有发生过账目不清等问题。
服务时间长了,物业管理员跟业主就像自家人一样。家住2号楼、名叫俞女子的70岁业主,从1998年入住阳明新城,至今已有14年。她说:“这里的物业服务相当好。有一天半夜邻居家水管爆裂,水漫金山,物业马上派维修工来抢修,还派保洁工来打扫。他们对独居老人、患病的老人很照顾。”平时老人上医院看病,如果家里没有人陪,管理员就会陪着去。
最能反映业主对物业服务认可度的是物业费的收缴率。阳明新城的物业费是每平方米2.7元,应该说不算低,但收缴率每年都在98%-100%,去年还达到过104%,这是因为一些境外业主回来补缴了物业费。一位业主告诉记者,申能物业已是管理阳明新城的第三家物业公司了。过去的物业因管理不到位,业主意见很大,曾有一半的业主拒缴物业费!现在和以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根据阳明新城和物业的协议,物业公司的酬金依据物业费上缴率支付:如果物业费上缴率是98%,酬金也按照相应的比例(9.8%)支付。所以,服务越好,物业费收缴率越高,物业所得酬金也越高。
案例:8000元的斜坡扶手要不要装?
按协议,物业2000元以上的支出都须经业委会讨论通过,那么具体是怎么做的呢?有一个故事很能说明问题。2号楼门前有一处斜坡,也就是无障碍通道。前不久,有一位业委会委员提出:这里应该装个扶手,让坐轮椅进出的人更安全。做一件方便残疾人和老人的好事:这个建议合情合理。不过,在阳明新城业委会,要花一笔钱却没有那么简单,必须经过调查、论证,再投票决定。
业委会先核算了成本,装个扶手需要8000元。那么,这8000元是不是值得花?他们决定调查一下无障碍通道的使用率。业委会请保安统计了一下,结果发现,在半个月里使用无障碍通道的只有5人次。最后,业委会就此项目投票,结果支持装扶手的票数为零,连原来提出要装扶手的那位委员也改变了意见。但是,照顾坐轮椅的住户也是应该的,于是业委会同物业商定,今后有人使用无障碍通道时,请保安帮一把,因为2号楼大门正好对着保安门岗。
业委会VS居委会
“现在许多业委会都说‘我们是自治’。其实,业委会的自治是在取得多方支持下的集中民意、民主协商的结果。”黄海说。这个“多方”指的是居委会、物业、街道房办等。黄海还认为,业委会是沟通政府与居民的桥梁。
阳明新城业委会没有办公室,平时开会经常借用居委会办公室。而居委会办公室也并不宽裕。阳明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张培红告诉记者,2001年阳明居委会成立,由于当时建小区没有规划配套用房,缺乏办公用房和活动场地的阳明居委会一直是个带“筹”字的居委会,办公室就设在小区的垃圾箱房;2007年,隔壁的浦皓园竣工,有了配套用房,居委会就搬来办公,但面积还是不够,缺少活动室用房。今年,江浦街道办事处终于落实了200多平方米的场地,明年初阳明居委会就可以搬到新的地方,摘掉这个“筹”字了。
尽管“筹建”了10年,但阳明居委会的工作从未打过折扣。就拿众口难调的业委会换届选举来说,在居民区党总支和居委会的参与、指导下,阳明新城业委会去年的换届十分顺利。张培红介绍说,在换届选举过程中,他们重点做了5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组织社区党员、楼组长、业主代表集中学习去年4月起施行的新版《上海市住宅物业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二是在江浦街道房办的指导下,成立由居委会主任为组长的换届改选筹备组,按时间节点要求,有条不紊地展开家访、座谈、开设业主信箱等各项工作,广泛听取并综合群众和党员的意见,将社区有公信力、能力强、乐奉献的业主推荐为业委会委员候选人;三是保证在业委会里有相当比例的群众委员。目前9位业委会委员中,共产党员4名、民主党派1名、群众4名;四是尝试业委会和居委会委员交叉任职:目前有2位住在阳明新城的居委会干部在业委会任职;五是本着公开、公正、公平原则,依法选举。最后,换届任务顺利完成,候选人的得票均在90%以上,而业主的投票率或者说认可率达到95%以上。
新的业委会成立了,党总支、居委会立即和业委会一同审议制定“阳明新城业主公约”“业委会议事规则”“经费审核、权限规定”等。业委会委员约法三章:业委会成员不拿任何报酬,通讯费、车马费全部自掏腰包,甚至连格式文本上可以提取工作经费的条款也划掉了;业委会成员不经手钱款,全部委托物业公司操作;分权——业委会主任不持有公章,所有事项都由全体委员讨论或无记名投票决定。
黄海说,这几点也是和张培红等居委干部商量后定下来的。第一条就是业委会委员个人利益“归零”,这样一来,只有具备公益心和奉献精神的人才会加入业委会为业主服务。
思考:“五位一体”保障小区长治久安
在一些小区,业委会、居委会、物业各自为政,“各人自扫门前雪”。而在阳明新城,既担任居委会副主任又是业委会委员的彭辰初深有体会地说:“我们小区负责管理的是‘三驾马车’,即业委会、居委会、物业,三者有分工,有合作,缺一不可。”
老彭介绍说,很长时期以来,阳明新城就实行了“三驾马车”的小区自治模式,大事小事都经三方商量。这几年,又做了“五位一体”的扩充,增加的方面是街道房办和派出所,这五方一般3个月碰一次头,遇到有大事要处理就临时开会协商。目前临近扫尾的大楼换水管一事,就是全靠“五位一体”的机制才得以顺利开展。
去年,阳明新城先后几十户住户家中水管爆裂。一查原因,是小区使用了14年的铸铁管腐蚀生锈造成的。业主们纷纷要求更换水管。估算下来,更换水管工程要花资金六七十万元,需要动用维修基金。小区“三驾马车”协商后决定启动居民区“三会”制度程序,先向全体业主发放征询单,得到2/3以上业主同意后,即协商解决资金来源。在弥补资金缺口办法中,包括催讨欠缴的物业费,提高区域商铺物业费等等。街道房办也给了大力支持。最后,业委会、居委会、物业公司、业主代表共同招标,货比三家,选定了工程承建方,如今施工即将大功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