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中国馆3号公交线的老乘客,自世博会结束后,经常在南京西路黄河路乘该车上下班。今年入冬之后,经常发现等车时间长的现象。特别是去年12月31日那天,我7时50分到站,一直等到8时17分才缓缓驶来一辆车,在如此寒冷的早晨等了27分钟,实在受不了。上车后我问驾驶员为何这么长时间才来,对方没解释。据说,该线路公交车在早晚高峰时车距间隔时间是5分钟,那天路况也很好,为何该车脱班时间这么长,请有关部门查一查。 读者 劳苏
【调查附记】
接到反映,记者与巴士公交新能源公司取得联系。据负责运营的肖先生介绍,为了减少上海的环境污染,在世博会之前,公司购置了一批新能源车,为世博会开出4条公交线,3号线是其中一条。世博会结束后,该线路仍然保留,主要是为市民和游客参观中华艺术宫(原名中国馆)提供方便,同时也为沿途居民上下班出行服务。该线路从人民广场至浦东白莲泾,全程24公里,共有26辆车参与运营,每天早晚高峰时段26辆车全部上岗,车距间隔是5分钟一辆。
去年底和今年初由于申城遭遇强冷空气,这些新能源车都出现了对低温不太适应的情况。特别是12月31日那天,早晨气温达-4℃,许多车的动力大大减弱,原来每小时40公里左右的车速,只能开20公里。尤其在西藏路隧道爬坡时,时速减至5公里,造成许多车脱班。事后,他们将上述情况向生产厂作了反映,有关部门表示正在研究改进。肖先生表示,请乘客多多谅解。 本报记者 高毅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