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今天餐桌上的主角,她说:“韩国人和中国人一样要过春节,要吃传统年食。中国人除夕包饺子,韩国人正月初一煮年糕汤。年糕具有天地万物重生的含义,所以在古代被称为‘添岁饼’,新年喝年糕汤,象征我们又长了一岁。”
金美惠和先生安泰镐是“中国通”,安泰镐至今仍清晰记得第一次来上海的日子:1989年6月21日。当时,安泰镐在上海开了一家贸易公司,1998年,金美惠带着一双儿女也来沪定居,两个孩子从小学到高中就读的都是上海本地普通学校。
因为上海没有地道的米糕店,金美惠专门回国拜师学艺一个月。2002年,第一家友莉米糕店在七宝开张,夫妻俩每天凌晨2时许开工,起早摸黑地干了十年。他们的夫妻老婆店越做越大,从最初的150平方米、四五名员工增加到如今的一家料理店、一间工厂和四五十名员工,产品还销往无锡、苏州、常州等地。
安泰镐一直向韩国企业家宣传:“只有爱上海,才能在上海做好事业!”他们夫妻俩一直热心参与各种国际交流和公益活动。李明博在任期间,曾亲笔签名一张明信片赠给安泰镐,作为对海外韩国人的嘉奖,上海只有三名韩国人获此殊荣。
节前几天客人络绎不绝,金美惠忙得连喝水的时间都没有。节前,安泰镐还设计了许多米糕做的韩式礼盒,除了卖掉三四千盒,还给朋友送出一百多盒。不少中国朋友第一次收到用绸缎包裹的传统韩式礼盒,都觉得新鲜有趣:“这不是在韩剧里一直看到的嘛?康桑米大(韩语:谢谢)!”
本报记者 孙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