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阿姨去年从厂里退休后,照理可以清闲些了,却还是里里外外地忙个不停。她是个越忙越快乐、常常爱唠叨的人,几十年了都没改掉这个脾气。
这不,离春节还有半个来月,吴阿姨就忙碌起来了。如今还有多少人家正儿八经地赶在年关前“扫尘”?吴阿姨却毫不马虎,早早地把这件事情做完了。她在一截不锈钢晾衣杆上绑上一把芦花扫帚,把墙壁、屋顶角角落落都清扫到家。“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我从小就从外婆嘴里听到这句话。”吴阿姨对上门来收旧报纸的“小江西”说,“以前扫尘带着扫晦气的意思,如今只是图个干净,要不,这年就过得不够亮畅,你说是吧?”
扫完了尘便忙着拆洗被褥,好在现在有了洗衣机,吴阿姨并不觉得累,对儿子的拖拉作风也很有应对办法。那天早上吴阿姨准备给儿子洗被子,儿子偏赖在被窝里:“妈,你让我再睡一会嘛,等会儿我自己来。”“嘿,你自己来?恐怕过了春节也没动静呢!”“那也无所谓啊,谁规定非得赶在春节前洗啊!”“谁规定的?”吴阿姨一把掀起儿子的被子,“你去问老祖宗啊,谁让他们一代代传下这个习俗的!”说完还不停嘴:“以前没有洗衣机的时候……”儿子一听“以前”两个字,立马爬起身来:“打住,打住,我起来了还不成吗!”吴阿姨看到儿子双手捂住耳朵,“扑哧”一下笑出声来。
忙完了这些事,吴阿姨便把心思扑在采购年货上了。按说现在菜市场、大卖场多了去了,哪样东西没有,只是吴阿姨不肯轻易下手:“货色要好,钞票要少,买东西总得货比三家,买个称心、放心。”为此,每当逢年过节,吴阿姨必得提早三四天,约上几个趣味相投的老姐妹,横穿几条大马路,专程到码头旁的那座大菜场去一趟。“那里面还有个水产批发市场,南北货、蔬菜什么的也多,而且新鲜,价格又公道。”吴阿姨与老姐妹有备而来,满载而归,回到家,把买的海鲜、家禽、蔬菜什么的全部拾掇清爽,分成小包装,随后放进冰箱或者搁在厨房间里。“锅盆碗勺交响曲”自小年夜开始奏响,嘿,家里有个勤快开朗的女当家,这日子每天就像在过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