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国际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从“马肉丑闻”看德国食品打假
~~~———从“马肉丑闻”看德国食品打假
~~~———从“马肉丑闻”看德国食品打假
~~~———从“马肉丑闻”看德国食品打假
~~~———从“马肉丑闻”看德国食品打假
~~~———从“马肉丑闻”看德国食品打假
~~~———从“马肉丑闻”看德国食品打假
     
2013年02月15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顾客上网“晒”奸商 专家一周给结论
———从“马肉丑闻”看德国食品打假
唐志强 郭洋
  波及欧洲多个国家的“挂牛头卖马肉”丑闻扩散至德国。“这是一个糟糕的消费者欺诈事件,”农业部长伊尔塞·艾格纳说,“包装上写什么,就应该是什么。” 

  食品标注不清 

  在德国,食品成分标注不清、不实宣传并不少见。德国联邦消费者保护与食品安全局发言人尼娜·班斯帕赫承认,“一些生产商会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使用廉价而无害的配料”。 

  “奶酪类似物”和“粘贴火腿”便是其中常见的两例。“奶酪类似物”实为一种人造奶酪,主要成分为蛋白粉、水、植物油和增味剂。它与天然奶酪需要一个相对漫长的发酵成熟过程不同,“奶酪类似物”在几分钟内便可做好。 

  “粘贴火腿”也是一些商贩为降低成本想出的歪主意。他们把碎肉用机器压实,再加上一些具有黏性的酶,粘成一块的碎肉看起来和整个火腿几乎没有区别。 

  “奶酪类似物”和“粘贴火腿”常被用于廉价比萨饼等食品中。当真假奶酪混用时,商家就有很大空子可以钻,消费者很难从配料表中看出究竟用了什么奶酪。 

  弥补漏洞 

  德国一个叫“食品清晰度”的网站可以弥补法律漏洞。这个网站由德国联邦消费者保护中心联合会参与开设,受政府支持,2011年开始运行。如果消费者觉得自己被商品标签误导或欺骗,可向网站举报,网站会找专家评估举报内容,并要求生产厂家做出回应。无论厂家是否回应,涉嫌误导消费者的产品图片、举报理由、专家结论以及厂家说法都会在举报起7天内在网上公开。 

  “食品清晰度”网站开办一年多来,已收到举报6650条,专家建议3293条。不少厂家被举报后已根据消费者要求修改产品标识,如在包装上注明“含香精”等字样。另外,消费者的举报还帮助发现了超过30个食品法律法规漏洞。 

  一举多得 

  舆论认为,这种网站对消费者、经济界以及政界都有好处。消费者可以获取更多信息,更主动地参与打假;经济界通过网站实现与消费者对话,及时获知产品问题,通过采取预防性措施避免不必要的法律纠纷;政治家则可借此更加了解民众诉求,完善法律,更好地服务民众。 

  新华社记者 唐志强 郭洋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中国新闻
   第A06版:国际新闻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文娱新闻
   第A09版:艺术家具专版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家庭/封面
   第A12版:家庭/女性世界
   第A13版:夜光杯/阅读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夜光杯
   第A16版:夜光杯/连载
美国航空宣布“牵手”全美航空
美媒体批评发达国家央行 推行“货币民族主义”政策
韩国:未探测到朝鲜核试辐射物
美国防部长提名 在参院投票遇阻
日本防卫大臣公然声称 应具备“先发制人”能力
欧盟对加工牛肉 拟开展DNA抽检
顾客上网“晒”奸商 专家一周给结论
新民晚报国际新闻A06顾客上网“晒”奸商 专家一周给结论 2013-02-15 2 2013年02月15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