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干年前,在珠江三角洲,部分饲养塘鱼的人先富起来了,旋即引发人们一窝蜂地承包鱼塘,致力于如何把鱼养得又肥又大,卖个好价钱。一时间肥鱼济济,数不胜数。但吃饲料催肥的塘鱼有股挥之不去的土腥味,所以价钱越卖越贱。
这时,有一个鱼贩逆向思维,突发奇想地要给肥鱼瘦身。他养的是鲩鱼,这次他不养鱼苗了,先用廉价买来一批近10斤一条的肥鲩,放自家池塘里,停喂饲料,让鱼瘦到7斤再翻几倍价钱卖出。结果这个人发达了,这种瘦身鲩鱼也获得一个美称:脆肉鲩。
脆肉鲩之所以卖得高价,是因为它肉质结实鲜甜,没有腥味。
后来又有人发现,在江水里瘦身的鱼比在池塘里瘦身的鱼要好吃,于是有鱼贩跑到西江激流段放下装鱼的网箱,让激流冲刷鱼身。后来更有甚者,搞一个养殖池自己制造激流,这样的水质更有保障,弃用网箱,让鱼在更大的空间里逆流而上,加大运动量,更加生猛。其他塘鱼都可以这样。
2012年底,广东佛山有家食材市场开张,里面有一个占地1500平方米的塘鱼养殖基地,这里有我迄今为止见过的最大的养殖池。12只陆地养殖池分排两侧,每只池直径6米,深1.65米,里面是循环不歇的人造激流,几十条大鱼朝一个方向奋力转圈,水质纯净透明,靠墙边立着两组连体圆桶,每一组负责6只养殖池水的全自动循环、全自动控温及自动监测。
我们沿着木板铺成的大通道边看边听工作人员介绍:这池里的水比我们饮用的罐装水还要干净,从万绿湖选来的优质塘鱼到了这里,不再提供任何饲料,让鱼就这样在净水里不停地运动一个月左右,才完成排毒瘦身任务,达到国际标准的无公害养殖要求,再装箱运到港澳地区销售。我们笑说:“饿这么长时间也不死,岂不是鱼也能辟谷?”
这里除了鲩鱼,还有鳙鱼、黑珍珠、鲷鱼、鲟鱼等。靠近门口的墙上挂着两条连衣连鞋的防水裤,原来捞鱼时不能站在池边用网来捞,鱼太大太生猛,得让工人穿上连衣水裤蹬梯爬入水池去捞。
瘦身鱼的增值相当可观,以鲩鱼为例,买回来时10斤左右,4元多一斤,瘦身1月掉了30%,瘦身后每斤可卖出20多元。师傅说:“这些鱼味道很正,没有一点儿腥味,肉质爽口鲜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