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反映,记者赶到现场察看。长不到1公里的老沪太路(万荣路至运城路)呈东西走向,被彭越浦河一分为二。河东北侧有新建的大宁龙盛雅苑小区,紧邻小区的半幅路为新修,估计是开发商配合小区基建而改造;河西南侧紧靠大宁瑞仕花园,新建的半幅路面估计也是为配合小区基建而为。此处北侧的半幅马路“补丁”断断续续,南北两侧路面对比鲜明,甚是扎眼。记者现场采访了一位骑车经过的人,对方说雨天不敢行经此路段,会被机动车经过时溅起的污水“袭击”。据夏女士反映,开车经过此处颠簸不平,必须小心驾驶。
记者在现场看到还有施工设备堆放在路边,经询问是市水务局在此进行积水点改善工程,地下的排管工程已完工,路面工程尚在进行。
记者联系了闸北区市政工程管理署,副署长陈益群接受了采访。陈先生说,造成路况差的原因是,此地两个新建小区是两个建设主体,建设进程不统一,闸北区市政管理署为此与房地局有过交涉。陈先生表示,老沪太路的大市政配套工程方案正在协调,整修全路段的初步方案正在协商,最快5月底公布。陈先生同时表示,愿接受媒体及民众的监督,行使政府职能部门的职责,做好区属范围内的市政工程设施的管理。
【记者点评】
多头施工、频繁施工等问题,一直是市政建设过程中的顽疾。市政施工过程中不同项目各自为政,一方刚偃旗息鼓另一方又起炉灶的现象时有发生。施工部门想挖就挖,罔顾民众感受。在此吁请相关职能部门科学合理地安排施工顺序,同一地域统筹管理,集中审批施工计划。市、区各级部门及各工程公司协调安排施工,尽量压缩扰民时间,减少重复施工。
本报记者 刁炳芳